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星期

木雕《精忠报国》弘扬岳飞精神


木雕作品《精忠报国》。王敬民供图

■本报记者 齐国霞

近日,我市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敬民的木雕作品《精忠报国》,成功入选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此次展览,我省仅有四位工艺美术家的作品入展。王敬民的木雕作品《精忠报国》能够成功跻身国家级大展,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3月22日,记者走进王敬民木雕工作室,听有“王一刀”美誉的王敬民讲述作品《精忠报国》背后的故事。

“岳飞在郾城抗击金兵的故事流传已久,我一直想用木雕来表现岳飞形象,讲述漯河故事,但构思一直不成熟,也没有中意的木料。”王敬民谈起雕刻《精忠报国》的原因时说,“去年10月份淘得一块长100厘米、高近50厘米的阴沉金丝楠木,木质细腻、古朴,气味芬芳。这种颜色、质地的木料,最适合表现深沉、有沧桑感和大场景的故事。我脑海中立即闪现出郾城大战中岳飞纵马持枪、率领千军万马冲锋杀敌的画面。”

雕刻时,王敬民用浅浮雕加深浮雕镂空相结合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刻画人物形象和场景。最终,历经千刀万镂,他耗时两个月完成了作品。

记者看到,木雕中岳飞一手持枪一手挽缰,披风飘逸、战甲锃亮,眉目清晰、眼神坚定、表情严肃,栩栩如生。岳飞胯下战马前蹄腾空,气势不凡。岳飞的两侧战旗飘飘、尘烟飞扬,好似与敌进行生死搏杀。

在作品左上部,王敬民特意雕刻了岳飞半身像,赤裸后背上“精忠报国”四个字清晰可见,以此展现岳母刺字永远激励着岳飞保家卫国、报国杀敌。

这件木雕作品的底座也大有讲究。王敬民告诉记者,底座材质是碳化老榆木,色泽黝黑,纹理似云像尘,衬托出上面雕刻作品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这是我目前完成的难度最大的一件作品。作品要表现的是岳飞的英雄气概,所以人物表情、衣着盔甲,还有腾空而起的战马,都很不好把握控制。”王敬民说,“人物和战马的侧身是最不好雕刻的,如果掌握不好刀法就很难展现其精气神。所以,能够顺利完成这一作品,让我更加自信。”

作品完成后,恰逢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征集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作品。经过层层评选,木雕《精忠报国》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是我国当代工艺美术领域最高级别的国家级展览之一。该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展示全国工艺美术各个门类的精品佳作。

木雕《精忠报国》入选国家级工艺美术展览,极大地鼓舞了王敬民。多年来,他注重在木雕作品中融入漯河本土文化,相继雕刻了不少融合杨再兴、许慎、贾湖等文化元素的作品,受到了业界的好评和社会的欢迎。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