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系列作品 杨静 作
■本报记者 谭艺君
近日,市文化馆举办了“艺梦·幸福人生”公益培训书法美术剪纸师生作品展。此次展览共展出60余幅工笔画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描绘的是各种花卉。工整细腻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将工笔画的典雅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个一楼展厅因这些画作而花团锦簇,洋溢着浓烈的春意。
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杨静担任市文化馆“艺梦·幸福人生”公益培训美术课教师已6年有余,此次展出的工笔画作品都是她学员的作品。“这名学员的画很有意境,展现了一种生命的张力。她以前是学设计的,有绘画基础,退休后重拾绘画,在这里学习有两三年了。”“这名学员60岁左右,已经退休了。她平时很忙,要带外孙,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公,却每天都抽出时间画画,学习的劲头很足,进步也很快,让我很感动。”……杨静向记者一一介绍学员的作品,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56岁的杨静199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多年。她的作品在省、市展览中多次获奖,入选第十四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览、第四届当代女画家学术邀请云展等,发表科研论文十多篇。去年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退休后,她依然笔耕不辍,并坚持从事公益教学,在艺术世界里感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杨静位于市区崂山路的工作室以“一花一叶”命名。推开门,四壁、桌上皆是各种各样的花鸟画作品:玉兰、绣球、虞美人、鸡冠花、牡丹、木槿、夹竹桃……她以精湛的绘画技巧,将各种花描绘得栩栩如生。画面清新雅致,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给人以宁静、舒适、梦幻之感。
“我喜欢养花,更喜欢画花。花的美、花的艳、花的秀、花的媚、花的雅,让人无法不爱,真是一花一性情、一花一世界。我希望通过绘画留住花的美,展现岁月静好的一面,让欣赏画的人能忘记现实中的压力和束缚,回归心灵的宁静与平和。”杨静说。
画室的墙上挂着一幅《芍药图》。画面中,一朵朵芍药摇曳生姿、清新淡雅,露出鹅黄的花蕊。沉稳的色调在微小的差异中又体现着丰富性,使画面的整体效果给人宁静唯美、远离喧嚣的感觉。杨静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外出写生,看到一户人家门口开满白色的芍药,非常漂亮,当时就画了一些速写,回来后进行整理,重新构图、创作,完成了这幅画,并在画作上写下一段心语:“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无闲事在心头,每天都是好时节。”
“工笔画是用线造型的,就像人体的骨骼。线勾好后再一层一层地渲染颜色,要染很多遍,花费很多时间。这个过程也是在培养耐心与毅力,就像将浑浊的水静置,慢慢沉淀,然后变清的过程。我在画画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宁静、快乐的。我运用各种技法,力图在作品中展现出每一种花卉的美和生命力,让观者看了之后能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杨静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桌上有一幅快要完工的玉兰花画作。“玉兰开花的季节,我看到一树漂亮的玉兰花,就想把它画下来,把花朵的美留住。”杨静说。
记者看到杨静的作品中有一幅《百花迎春图》,是用30多幅小画拼成四尺整张的大画。画中花卉品类繁多,皆用没骨画法绘就。画面疏密有致,撞色、撞粉等技法运用自如,每一种花都清新自然、充满生机,将朝夕更迭与四季轮回中的浪漫情怀充分展现出来。
“我几乎每天都画画。绘画已经和我的生命融为一体。”杨静告诉记者,不管是自己画画,还是进行公益教学时教学员们画画,她都感到很幸福。因为对她而言,诗和远方就在自己的内心、在每一幅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