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3月29日,在临颍县三家店镇平宁城村,豫剧《太君辞朝》火热上演,台上演员们一招一式尽显功底,台下观众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现场热闹非凡。
临颍县戏曲文化底蕴深厚,其“四街戏”历史久远。1949年,“四街戏”剧团正式定名为临颍县人民剧团,1953年更名为临颍县豫剧团。多年来,《吕布戏貂蝉》《寇准背靴》等一系列经典剧目以及《迎春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现代戏在临颍等地演出,影响深远。到了1981年,剧团演职人员达百余人。然而,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戏曲领域演出市场萎缩、观众群体变化、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难题接踵而至。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临颍县豫剧团的演职人员依旧坚守初心,精心维护设备,坚持排练。他们坚信,只要心中有热爱,豫剧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终有一日能在新时代的土壤中重新焕发生机。
2024年,临颍县豫剧团开启全面改制重组之路。新任团长张焕菊带领全体演职人员昼夜排练,精心琢磨每一个舞台动作和唱腔。他们在传承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在表演形式、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不仅重拾《哑女告状》《黄鹤楼》《太君辞朝》等二十多部传统经典剧目,还创新排演了《呼延庆打擂》《刘公案》《五堂会审》《楚宫恨》等剧目,以全新状态重新回归观众视野。
改制后的临颍县豫剧团演出品质大幅提升,演出邀约不断,截至目前已演出200多场,不仅在我省各地演出,还受邀到安徽阜阳、河北邯郸等地演出。每到一处,临颍县豫剧团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与认可,演出现场常常是人山人海。
临颍县豫剧团用实力和创新,让豫剧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也为当地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