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28日 星期

“文艺娘子军”展乡村文化新风采

文艺队在大刘镇演出现场。照片由苗秀省提供


编者按

我市有许多基层文艺团队。他们有的由村委会组织成立,有的由村民自发组成,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蓬勃发展,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为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即日起,本版刊发“探访基层文艺团队”系列报道,对我市一些优秀基层文艺团队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尹晓玉

4月25日,源汇区大刘镇陶庄村文化广场上,村文艺队的30多名妇女在排练扇子舞《孝敬父母》。她们用自编自演的节目,展乡村文化新风采。

排练的队伍中,有两个人格外引人注目。这两人一个是陶庄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文化热心人曹桂便;另一个是广场舞达人苗秀省。回忆起队伍的组建,曹桂便打开了话匣子:“1999年,上级号召发展文艺队伍。我想着如果成立支文艺队,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于是,她主动联合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苗秀省,挨家挨户动员妇女参与。一开始,大家顾虑重重。“农活儿那么多,没有时间”“怕跳不好”……面对这些担忧,苗秀省带着几名积极分子率先练起来。慢慢地,大家被她们的热情和坚持感染,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如今,文艺队已经发展成一支专业演出团队,被村民们称为“文艺娘子军”。

曹桂便和苗秀省带领队员大胆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创作出《最炫民族风》《龙腾虎跃闹新春》等一系列精彩节目。农闲时,她们在村文化广场排练,总能吸引众人围观,现场经常掌声、笑声不断;每逢节庆,她们走街串巷表演,让村民尽享文化盛宴。

近年来,在镇文化站的支持下,音响、演出服、乐器、旱船、轿子等设备陆续到位,陶庄村文艺队这支“草根队伍”更加专业了。

“以前农闲时,几个人聚在一起说东家、道西家。现在加入村里的文艺队,代表村里比赛,大家特别有成就感。”“我们一起排练和演出,就像一家人。”谈及收获,队员们纷纷表示。

队员们亲如一家。只要谁家有困难,众人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忙照顾老人、料理农活儿。

她们将移风易俗的宣传内容巧妙融入表演,倡导喜事新办,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用生动表演传递正能量。在她们的带动下,村里打麻将的人少了,跳健身舞的人多了;争吵少了,笑声多了;矛盾少了,互助多了。大家都说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在文艺队的引领下,陶庄村正悄然蝶变,文明之花处处盛放,不仅展现了村民的精神风貌,还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范例。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