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7月3日 星期

扎根人民 定格多彩生活
——访河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明松

■本报记者 郭勇睿

目前,以“扎根人民·绽放生活”为主题的马明松水彩艺术展正在市文化馆展出。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近日,记者采访了马明松。

出生于1967年8月的马明松,12岁随家人来漯河。1991年,他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入职当时的漯河艺术师范学校(2002年并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1996年至1998年,他先后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高研班、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并顺利毕业。2007年、2010年,他先后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如今,马明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及河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历被收录于《中国水彩画史》。此次展览展出了马明松从2016年年底至今近十年创作的70余幅精品力作,涵盖风景、人物、静物等不同题材。

“艺术源于人民,生活滋养创作。举办这次展览,源于我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发自内心的尊重。”在他眼中,群众及其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乡村小景尤其是传统村落成为主角。这些作品表达了马明松对乡土的深情和对故土家园的眷恋,为观众打开一扇具有人文温度与生活诗意的艺术之窗。马明松说:“这次展出的画作,因时、因地、因情各异,风貌不一,但都真切地承载着我对群众生活的关注、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他期望通过水彩艺术的独特语言,捕捉平凡日常中的动人瞬间,展现人民质朴坚韧的精神品质与对生活的热爱,用画笔为时代留影、为群众抒情,唤醒人们心底对美好的向往与珍视。

在此次水彩艺术展中,马明松的作品格调高雅,笔触刚柔并济,用色含蓄微妙、典雅清新,画法上干湿兼顾、水彩交融。他所描绘的人物面容、身姿及山水风景等,都充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写生作品,聚焦古村落的岁月韵味,既刻画了古村落里守护传统的老者,也描绘了平凡生活中辛勤耕耘的劳动者,彰显了“以艺传情、以美育人”的教育担当。

“艺术是心灵的呼唤,是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马明松由衷地说。作为高校教师,他以德立身、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本次展览展出了他的多幅日常教学示范画作。这些作品捕捉平凡瞬间,展现人民群众质朴生活与坚韧品格,激励学生热爱人民、关注生活,以艺术之美留存生活瞬间,用大爱绘就时代画卷。

此次马明松水彩艺术展引起业内高度关注。省、市名家云集沙澧河畔,对马明松的画作给予高度赞扬、寄托殷切希冀。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自然评价:“马明松在创作中追求平淡、自然,能准确把握水彩的特质,使画面流畅、清新、明丽、雅致。尤其是他注重将传统画法与现代画法相结合,并将中西画法融会贯通,使画面的虚实藏露、主次轻重、层次对比都恰到好处。炎炎夏日,观明松之画,能忘却喧嚣与烦恼,心底澄明、心情轻松!”

“我虽然祖籍不在漯河,但近30年的美好时光都是在沙澧河畔度过的。其间,我因求学短暂离开过漯河。这里早已成为我的家乡。沙澧两河四岸的一草一木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化作笔下的色彩。”马明松回忆起在漯河工作、生活的日子,感慨万千。他动情地说:“无论我走到哪里,家乡都是我最温暖的港湾,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此次能在家乡举办画展,我倍感荣幸。这些画作表达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与祝福。我将以此为新起点,竭尽全力描绘生活之美,创作更多作品回馈社会。”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