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晓晓
通讯员 靳 琳
“从跟着祖辈学习中医知识到如今独立开医馆,这条中医之路上有热爱更有责任。”7月5日,源汇区朱氏中医针灸第六代传承人、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朱世霖在分享自己的行医经历时表示。
朱世霖的中医之路始于儿时的启蒙。三四岁时,他便跟着太爷爷背诵《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背诵那些晦涩难懂中医知识的时光,如今都成了珍贵而温馨的童年回忆。”朱世霖说,受家族影响,中医药方、中医理疗逐渐融入他的生活,成为他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源汇区朱氏中医针灸于2023年被列入源汇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朱氏中医针灸技艺的肯定,还是对朱世霖多年来坚守与传承中医的激励。
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后,朱世霖经历了医院实习、规培和轮转后,又跟随父亲积累实践经验。执业满五年后,他开启了中医创业之路。朱世霖说:“独立开医馆并非易事,全年无休成了我的工作常态。日常坐诊、抓药煎药、盘点药材、填报表格等事务,让我的社交越来越少。”
创业初期,朱世霖面临诸多挑战。“这么年轻,能看好病吗?”患者的质疑声不绝于耳,甚至有老年患者直白地询问他:“孩子,你爸呢?”面对这些质疑,朱世霖曾尝试通过调整自己的穿着风格,打造更符合老中医的形象,希望借此消除患者的疑虑。然而,一篇关于“老中医”与“老年中医”的文章让他豁然开朗。他明白了,年龄并不代表能力,自幼在中医环境中成长的他,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
朱世霖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借助软件平台建立患者档案与回访制度,实现诊疗一体化;积极接纳新思想,加强与患者沟通;参与各类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耐心解答中医爱好者的咨询,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可中医药文化,展现出青年中医的担当与风采。
“作为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医不仅是医学技术的传承,还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值得我们以敬畏之心守护,以创新之力传承。只要我们肯学肯干,就能把中医更好地传承下去。”朱世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