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7月18日 星期

古今词义差异例说(十四)


■周全海

79.失主。今指东西丢失或被窃的人,即失物的主人。例:“失主写了寻物启事贴在树干上。”古义却是指失去君权的国主。例:“夫明王之所轻者马与玉,其所重者政与军。若失主不然,轻与人政,而重与人马;轻与人军,而重与人玉。”(《管子·霸言》)译作:英明的君主轻视宝马和美玉,重视政权和军队。失败的君主却不是这样。他们轻易地把权力交给别人,却很看重拿马匹送人;轻易地把军队交给别人,却很看重送给人美玉。

80.首尾。今义开端和结尾。例:“首尾呼应,完美衔接。”古义一,自始至终。例:“到任以来,首尾三载。”(《宋书·谢晦传》)古义二,接应。例:“愿假臣两营三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与护羌校尉赵冲共相首尾。”(《后汉书·皇甫规传》)古义三,同首施,迟疑不决义。例:“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尾两端,汉亦时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古义四,相互勾结。例:“你们都和他有首尾,却放他自在。”(《水浒传第五十一回》)

81.素食。今义不带荤腥的食物或只吃不带荤腥的食物。例:“她是素食主义者,一日三餐,只吃蔬果米面,从来不沾荤腥!”古义一,不劳而食。例:“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魏风·伐檀》)译作:那些所谓君子,可不是白吃饭的。古义二,生食。例:“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墨子·辞过》)译作:古时候还不知道用火煮熟食物的人,茹毛饮血生吃食物分散居住。古义三,平时所食。例:“既练,舍外寝,始食菜果,饭素食。”(《仪礼·丧服》)此句大意是,古人讲究孝道,父母去世,服丧一年后叫既练。一年后才可以脱下孝服,住进中门外的小房子里;可以吃些水果,但仍然不能吃肉,只能吃素食。古义四,僧人的饮食,亦指蔬食。例:“今俗谓桑门斋食为素食。”(颜师古《匡谬正俗》)

82.素质。今指人的道德品行学识等各方面的素养。例:“举手投足之间,即可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古义一,白色质地。例:“江淮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鹞。”(《尔雅·释鸟》)译作:长江淮河以南,白色底子五彩花纹的鸟叫鹞子。古义二,本质,事物本来的性质。例:“正静不争,动作不二;素质不留,与地同极。”(《管子·势》)此语说的是修身养性的境界,大意是面对一切外在事物要保持平和、冷静,不争不斗,不为诱惑所动摇,保持自己的高尚品质,与天地一样长久。

83.随时。今义不拘什么时候。例:“你尽管放马过来,老夫随时恭候。”古义一,顺应时势。例:“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国语·越语下》)古义二,随着季节。例:“夏凉寒燠,随时取适。”(谢灵运《山居赋》)大意是夏天乘凉、冬天烤火,随着季节变化而追求舒适的生活。

84.题目。今义练习或考试的试题。例:“今年高考语文题目又多又难做。”古义一,考量,品评。例:“山涛司徒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世说新语·政事》)大意是山涛做司徒官时,前前后后几乎把百官都遴选了一遍。凡是他举荐之后,朝野就没有遗漏的人才;凡是他品评过的人,都和他评价的一模一样。古义二,题识,题名。例:“时行殿初成,未有题目,帝诏近侍各名之。”(《北史·念贤传》)可译作:当时行宫刚刚建成,还没有题写名称。皇帝下令身边的侍从各起个名字。古义三,书籍诗文等标题。例:“汝曾未窥其题目,未辨其指归。”(王僧谦《诫子书》)译作:你还没有看清它的标题,没有辨别它的主旨。古义四,名义。例:“独醉似无名,惜君作题目。”(白居易《送吕漳州》)古义五,同今义。例:“御试曰进士题目,具经史所出。”(《容斋随笔·进士试题》)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