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思盈 张晨阳
“古老的贾湖美丽富庶有我们的先祖,崭新的贾湖和谐幸福有追梦的脚步……”漯河市音协副秘书长陈文玲创作的歌曲《神奇贾湖》获得了全国村歌大赛金奖,并参与了2017年全国农村春节晚会的演出及录制工作,走进了人民大会堂。《神奇贾湖》艺术再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九千年灿烂古老的历史文化,也向全世界昭示了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获得极大的社会效益。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市文艺工作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我市音乐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和符合时代要求与我市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积极推动我市音乐艺术的创作与繁荣。
2016年,音协创作人员围绕“中国梦”主题创作了歌曲《圆梦》;围绕市委、市政府“两城同创”工作创作了歌曲《放歌漯河》等一批优秀音乐作品。其中《圆梦》获得市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并准备冲刺河南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我们要把创作优秀的‘五个一工程’歌曲作为音乐创作的龙头,努力创作出一批具有地域风格、时代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服务全市文化发展。通过音乐创作与传播,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努力体现文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我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周晓东说。
2016年,我市圆满举办了“漯河好声音”声乐比赛,为我市歌手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据了解,我市还有很多音乐爱好者以及专业学习者都积极参加音乐方面的考级,成绩喜人。
音乐是没有界限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会到音乐的快乐,漯河市农村音乐教育学会成立了40余位志愿者的农村音乐教育志愿者团队,参与者均为我市音乐专业优秀教师。针对我市农村艺术教育落后的局面,志愿者们申请到音乐教育相对落后的学校进行帮扶,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培训舞阳农村音乐教师60余人,用音乐的魅力温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让他们更加阳光、更加快乐。目前,该志愿者服务团队先后荣获团中央志愿项目铜奖、团中央三十个优秀示范项目、团省委志愿者项目金奖等。
对于我市音乐的发展,周晓东认为,现在我市的音乐事业展现出空前繁荣的新局面,接下来要深化拓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蹲点、采风等方式,自觉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进行生活积累和艺术提炼,这对于一位作曲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音乐当随时代,要把时代精神和人民心声写出来、谱出来、唱出来;要在传承和融合中创新,注重推作品、推新人,重培训、重深化,出人才,出精品;要经典与普及并重,打造标志性音乐作品;鼓励“走出去”,加大交流力度;提倡做纯粹的音乐人,不忘初心,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