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向来十分深厚,愿意为孩子做所有事情,我们总相信,孩子还小不需要为父母做什么,等他们长大后自然会懂我们对他们的用苦良心。可是结果呢,每次去校门口接孩子,都会看到一些孩子一出校门就把沉重的书包甩给爷爷奶奶,自己则大口吃零食或与同学嬉戏,完全不顾弯着腰吃力走在身后的老人。
其实,孩子一出生,就自带一本爱的“收支账簿”,如果我们一味将爱塞给孩子,让这本账簿全是收入,没有支出,那么这些爱就淤积了,反而让孩子无法感到别人的爱,更无法将自己的爱播散出去。
懂得爱,是孩子10年后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他们懂得为别人考虑,懂得宽容,能够牵着自己所爱的人的手走下去。所以,让孩子学会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因为他会因此拥有在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武器。
孩子的心灵与思维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在生活中,不妨在孩子面前秀秀恩爱。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去超市购物,付款出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盐还没买,于是又让爸爸折回去买盐,几分钟后爸爸出来,手里不仅有一袋盐,还有一盒巧克力,他笑着解释说想起我爱吃这个口味的巧克力,于是就顺手买了一盒。孩子在一边听后在一边窃笑,还说以后也会给我买。
我们身边有很多有爱心的孩子,他们有好吃的会想到别人,有好玩的也会让给别人……可他们把好吃的让给同伴,却被骂太笨;把好玩的借给同学,却被说吃了大亏。这样好心没好报的感觉,会让孩子以后不再愿意这样做。所以当孩子自己对于“爱别人”有了朦朦胧胧的认识时,我们应该愉快地接受他的爱心,给他一个拥抱或对他说声谢谢,收到这样的反馈,孩子对自己的爱心就更坚定了。
要培养孩子爱的能力,首先要营造一个能让他施展爱的环境。有个妈妈在外精明能干,可回家后却“状况不断”,累了让儿子给自己倒水,困了让儿子给自己拿睡衣,病了让儿子伺候左右……慢慢的,儿子变成了一个小暖男,这就是给孩子制造关爱自己的机会。
当然,除了自己偶尔要求,也可以让孩子多与更小的宝宝接触,让他当大哥哥大姐姐,保护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或在游戏中照顾其他人的感受。如果环境允许,栽种植物或养小动物也是孩子学会爱的好方法,在给它们浇水、松土、喂食、洗澡中,让他看小生命在他的照顾下慢慢成长,相信他会加倍地体会到被照顾的幸运和幸福。
爱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