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卫生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8月2日 星期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什么是地震

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韦格纳从地图上发现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一凸一凹的神奇现象,似乎可以拼接。他收集了大量资料,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后来,科学家们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全球地震活动的分布也正和地球表面漂移的块体边缘一致。

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相互分离、碰撞、俯冲,使得板块边界、火山活跃地带往往产生地震。但板块内部地震发生的原理目前尚不清楚。现代科学对地震的成因做了以下解释:由于地球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震

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之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地震活动地理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大地震往往只在某些特定地区发生。地壳板块与板块之间发生挤压、碰撞的地带,成为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带,称为地震带。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8个地区的25条地震带上,这8个地区是:台湾地震区(指台湾及附近海域)、青藏高原地震区(主要指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新疆地震区(主要指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华北地震区(主要指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地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华南地震区(主要指福建、广州、广西等地)、华北地震区、华中地震区、南海地震区。大地震主要分布在前五个地震区。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订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地震的分类

地震共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诱发地震四种。

构造地震:是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将能量释放出来,就引起大地震动。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以上,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地下压力减少或地下深处岩浆来不及补充,出现空洞,引起上覆岩层的断裂或塌陷而产生地震。这类地震数量不多,只占地震总数量的7%左右。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规模小,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人工诱发地震: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深井抽水和注水诱发地震、核试验引发地震,采矿活动、灌溉等也能诱发地震。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