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扬
我国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任彭泽县令80余天之后选择辞官归隐。一身轻松的他在老家拥有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房前屋后种满了榆柳桃李,静听鸡鸣狗吠,闲看炊烟袅袅,生活好不惬意!
时空穿越千年,平凡的我也拥有这样一方院落,它坐落于闹市之中,推开门即是繁华,闭上门就是温馨。尽管它无法与五柳先生的宽敞可比,却也宁静可心。
准确地说,这是婆家的小院,自我嫁入婆家,便与公婆共守这方院落。小小的院落,最显眼的是三棵高大的树木。一株石榴、一株杏树和一株柿子树。每年春来的时候,杏花、石榴花次第开放,整个小院热闹极了。粉粉嫩嫩的杏花招来成群的蜂儿嗡嗡嘤嘤,微风穿过枝丫,摇曳的花瓣纷纷落下。一夜春雨过后,不知多少花瓣飘落枝头,化而为泥。
我最爱的当属那株老石榴,说它老一点不过。每年五月,杏花谢了,整个院子都是花开欲燃的火红。平凡的生活在火红的点缀下也显得诗意盎然了。
记得婆婆曾经说过,这棵树是在孩子爸初生不久种下的,伴随了他整个的成长。婆婆一生养育了两个儿女,如今都如这株老石榴一样枝繁叶茂。
最年轻的是这棵柿树。初栽时的它细细弱弱,树干上顶着几支稀疏的枝丫。怎么也想不到十年后就属它长得粗壮,高高的枝干远远地越过了厨房的女墙。每年八九月份,柿子成熟时节,抬头就能望见一个个椭圆椭圆的柿果,就像小小灯笼若隐若现在深绿枝叶中。
我喜欢这小院里的一草一木,更爱着小院中每天的生活。
婆婆喜欢养猫。因此这么多年,家里的猫儿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印象最深的一只猫,黄白杂间的毛色,浅咖色的眼睛,浑身肥嘟嘟的憨态可掬,儿子给它取名“小肥”,常常把它抱在怀里爱抚它逗弄它,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偷偷地把它藏在被子里。就是这样一只猫咪,在下了一窝仔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儿子为了这只猫伤心了好久,但猫咪的陪伴也使生活多了很多乐趣。看着一群初生的小猫咪在院子里蹒跚学步,再坚硬的心也会变得柔软起来;看着它们跟着自己的妈妈学爬树,生活中增添了多少说不尽的话题。
公公爱喝酒。年纪大了,喝酒逐渐变成点缀。隔三岔五,朋友小聚,少了年轻时的轻狂义气,更多的是酒酣淋漓时的互诉心肠、掏心掏肺。
生活中太多的柴米油盐数不尽数。高晓松说:“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幸有这样一个天地供我栖居,虽谈不上诗意盎然,但也怡然自乐,时光就这样轻轻悄悄地来来去去。
我爱着这个小院。若世事无变,我愿在这里看花开花落,观月缺月圆,任时光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