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红
记得女儿上初二的家长会上,我发言的末尾这样说:“我相信我的女儿是最棒的。”自从女儿出生以来,我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当时我不是作为优秀生家长代表发言,而是女儿自告奋勇为我“争取”来的发言机会。虽然那时女儿的学习成绩并不领先,但我坚信,路遥知马力,以女儿的阅读和积累,一定可以后来居上。
女儿从一出生就为我挣足了面子,8斤2两,瘦小的我生下了这么白胖的孩子,一下子就让人惊诧不已。在以后的日子里,女儿更是以她不同凡响的举动,令我引以为傲。
女儿小时候吃药从来不用灌,无论多苦的药都会张嘴喝下,有时药苦得或者呛得呕吐,她会再喝第二次。我想,是幼小的女儿知道她的妈妈笨拙,不肯给妈妈添麻烦吧?一岁多孩子断奶,好多孩子断奶像是打一场硬仗,有的被抱到亲戚家哭闹许久,有的甚至会生病。我女儿只用了妈妈一句话:“妈妈疼!”从此孩子再不吃奶,不曾哭闹一声。可能是我不太会照顾的原因,女儿小时候经常感冒,每次都少不了打针吃药,甚至输液。自从能听懂大人的话,女儿打针就不再哭,因为我告诉她,哭不哭都要打针,如果你大声哭闹反而会更疼。女儿的坚强成了许多小病友学习的榜样,也多次被护士阿姨表扬,女儿很自豪,我们也总是买些零食作为奖励,至今女儿仍清楚地记得爸爸在医院门口给她买零食的场景。我用此法来教育女儿的表弟、表妹,效果都很好,二三岁的孩子在我的鼓励下能笑着面对打针、输液这种痛苦的事情。我想这种思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不愿意遭遇病痛和困难挫折,但当我们无法躲开这种磨难时,我们只有勇敢面对,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三岁半,女儿上了幼儿园,第一次在陌生的环境里独自待一天,许多孩子号啕大哭,我接女儿时发现她只是有少量的泪珠,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受了同班表姐的影响,从此再也没有流过眼泪。
女儿上初二时在一个中学的普通班,物理老是不及格,我们请了家教也收效甚微,暑假的时候他爸想让她转到离家更近一点的学校继续上初二,当时我不能接受,纠结了好长时间,女儿坦然接受爸爸的建议。转到新学校后,女儿更加勤奋,在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和同是本校老师的五姨的鼓励和关怀下,女儿一下子找回了自信,成绩也遥遥领先,多次获年级第一名。
中招考试时因为作文跑题,女儿没有进入理想的班级。当时我想中招失利也许并不是件坏事,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没有错,女儿不服输,她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一定可以进入理想中的班级。比起初中来,她更加刻苦,晚上基本上都是12点睡觉,去吃饭的路上她也会背英语单词,不会的问题她会反复问,问同学、问老师,一遍又一遍,从不害怕别人笑话,直到弄懂为止。
令我难忘的是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女儿得了面瘫,应该是压力大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我们去专科医院给她贴了膏药,为了不影响学习,女儿半拉脸贴着膏药继续上学,后期的时候疼痛难忍,女儿稍稍休息就继续上学,就这样坚持了近两个月。我自愧不如,在很多事情上,女儿反而成了我学习的榜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三的时候女儿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最好的班级。不幸的是高考前一个月女儿突然失眠,整夜睡不着觉,那真是一段难熬的日子。晚上陪女儿睡,我困得睡着了,女儿还是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我想应该是压力太大的缘故吧,就专门请假陪她看电影,看姐姐的演讲,所幸的是高考前女儿终于恢复健康,高考时正常发挥,高考成绩裸分全班第一,全市前十,顺利进入一所知名的985大学。虽然女儿没有进入自己的目标大学,但我们很坦然,因为女儿尽了最大努力。
1994年,女儿出生,至今,23年过去了,女儿小时候灿烂的笑容仿佛还在我眼前。如今,女儿正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年龄变了,不变的依然是那个乐观开朗的女孩。我想对孩子说:不管未来如何,在爸爸妈妈眼中,你始终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