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丽娟
“我家院子里种了3棵石榴树,房后的马路旁还种了一大片,到后年就可以大量挂果了。”近日,在召陵区召陵镇白庄村,78岁的白卫川正在自家院子里给移栽过来的石榴树浇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让白卫川老人兴奋的不只是区里无偿给自己家栽了石榴树,还在村里的其他空地荒沟处栽了石榴树,共有8102棵。
“果树进农村”是召陵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其中一项工作。今年以来,该区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果树进农村”试点和农村垃圾处置社会化运作三项工作,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提升了广大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
“果树进农村”
提高贫困群众收入
召陵区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主题,以房边、村边、街道绿化为重点,以美化贫困户庭院、增加收入为目的,围绕建设生态绿城的发展定位,积极开展村庄街道、庭院、隙地绿化,因地制宜种植果树和花草,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打造绿树成荫、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今年,各乡镇选择1~2个具有产业特色的行政村作为“果树进农村”试点,做到贫困户全覆盖。2019年,根据试点情况逐步推开,实现“村庄林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花园化、隙地经济化”的目标,形成结构合理、效益明显、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乡村生态网络。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