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7月4日 星期

说说投票那些事……


编者按 如今,很多人一打开微信,求点赞、求投票的消息就扑面而来,朋友圈好像已经成了“投票圈”。对此,许多人莫衷一是。

如何看待投票那些事呢?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郑曾洋: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有奖投票活动,活动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进行。活动初衷是好的,但一让参与者进行拉票就变了味。以我为例,自从报名参加投票活动后,原本简单平静的生活节奏就全乱了。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发朋友圈和各个群拉票,还要关心自己的排名,看到排名比较靠后,就发微信寻求帮助。有几个朋友和学生确实很卖力地为我拉票,不仅在朋友圈里转发,还在自己的同事群、亲友群里转发,甚至不惜砸红包来“刺激”。这让我觉得,曾经清高的自己正变得人见人厌,毫无来由地打乱朋友们正常的生活,把自己的需要强行塞给人家。虽然最终结果我名次靠前,但没有丝毫喜悦感,只是感到如释重负。对比我熟知的几位朋友,他们根本就没有参加这次活动,去追逐什么虚名,而是守住心灵的宁静,安静地读书,从文字里汲取他们最需要的营养。像我这样浮躁地追求虚名,真是累人累己,以后,坚决不再参与这类投票活动。

■华文菲:网络投票、点赞,本来都是个人自主性行为,但是奖励的诱惑和驱动,让投票、点赞成了身边亲人朋友的负担和压力。现在的人本就生活繁忙,遇到这种情况,既不好意思回绝,又会不由得占据自己的时间,让人苦不堪言。所以,个人认为,只有平常心态去对待,豁达乐观,合理利用,合理获得,是为上策。

■韩月琴:我以前对砍价、投票的事情非常反感,除非是关系特别好,推脱不掉,才会去帮忙,其余的基本上是概不参与。可是,前些日子,我却身不由己掉入拉票的泥潭,抱着手机,挨个扒拉通讯录,一个接一个地寻找可以拉票的微友和群,把信息一条一条发出去,期待着大家一票一票地给予支持,看着票数一点一点往上涨,我的心中除了欣慰,更多的是无奈和后悔。如果我起初连一票都没有,反而会“无票一身轻,潇洒看你争”。可是,我不仅有票,还不少,一直在第十名左右浮动。骑虎难下的局势已然形成,为了得到一点微薄的奖励,我只好厚着脸皮,再努力一把,由红包开路,在亲友的微信群里撒网。靠着亲友的支持,我有幸没有出局,但心中也没有多少喜悦,因为,我觉得自己尴尬地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遂暗下决心:以后再有此类活动,我绝不再参与。

■杨帅:投票的形式有多种,多见于朋友圈、微信群里亲人朋友同事等发出的链接,有的为工作、有的为学习,更多的则是商家的宣传。前几年,一妹妹发了一个投票链接,一咖啡厅组织的活动,承诺得票第一名奖励现金、旅游加VIP会员等,结果把家人朋友全发动了,最终得了第一,但商家却没有兑现承诺,最后不了了之。参与者的本意是想支持鼓励一下的,最后成了商家的免费宣传工具,让人感觉和被骗了差不多。后来再遇到此类的投票,就以看见了就投、不再转发打扰其他人为标准而对待。

■邢德安:拉票应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进行,而不是信马由缰地为所欲为。失去了规则的拉票和投票行为,非但无法让投票结果反映被投对象的真实水平,反而只会使评选公信力受到挫伤,评选声誉自然无从谈起。单说网络投票,拉票人可以动用一切网上力量为其投票,被拉票人又碍于“面子”不能不投,如此的评选结果便与评选初衷背道而驰,形成了非专业人士评定专业人士、局外人的参与左右了最终评选结果的尴尬局面。

■贾鹤:当今社会,恐怕大部分人都遭遇过投票或需要别人帮忙投票的事儿。遇到别人求助帮忙投票,我一般是本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则,只要不是投票程序过于复杂,随手就把票投了;遇到需要对方获取微信、手机号码等一系列程序才能完成的投票则会随机而动。当然,有特殊感情在内的会另外考虑,多复杂的投票都能完成任务,临了还有如释重负的轻松。但投票这个事儿只适合当成随机、灵活、随心的游戏,如果真要把它当成一件事,变成任务、指令去做,变成道德的绑架、精神的桎梏,就不大好玩了。换位思考,作为被投者,需要拉票,也大可不必抱着有志者事竟成的决心。投票活动的最大受益者是摆棋人,投和被投者很大程度都是受制于人的棋子。所以既然是一场游戏,不如抱着轻松的心态,顺其自然;如果投票让你开心,那就随手一点,如果拉票让你烦累,就放下心理负担,回归本来的平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柴奇伟: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投票活动,一开始我不敢在熟人圈里拉票,但为了得到奖励,我只能选择在陌生人圈里拉票。每次拉票,我总是先说好话,再让人投票,最后发红包。就这样,我的票数直线上升。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我和别人的票数拉开了一个难以超越的差距。怎么办?这时,不服输的念头涌上心头:我就不信我超越不过别人。我开始让家长拉我进入一些大群,当然还是陌生人的微信群,一番努力之后,我发现我的票数增长了很多,但我被群主拉黑了,甚至被清理出群了。仔细想想,投票活动就是利用了人们不服输和爱面子的心理,所以,这类活动,我以后是不会参加了。

■下期话题:孩子的暑假,家长怎么过

欢迎读者朋友展开讨论,最好能整理成300字左右的文字。以“名字+文字内容”的形式,发到邮箱siying3366@163.com里,我们会择优刊登。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