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6月23日 星期

端午时节话屈原


■王振奎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时节,让人不由得就想起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爱国诗人,曾任楚国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举贤任能,改革政治,修明法度。公元前278年,秦国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加上亡国之痛,悲愤交加,于农历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怀石自杀。屈原投汨罗江之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赶来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当地百姓划着小舟,冒雨出动,争抢营救,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有关,在唐代文秀《端午》诗中有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屈原虽已逝去,但他的精神却犹如恒星,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屈原廉洁无私,忠贞不渝,学习屈原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司马迁称赞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屈原修身,既注重“内美”,又注重“修态”,志向高远,卓尔不群。屈原无私,为了国家、人民,连身家性命都不顾,他不愿意为了一己之私利蝇营狗苟。屈原无畏,一生光明磊落,无私无畏,敢于直言犯上,与腐朽势力做斗争毫不妥协。屈原忠贞,忠于理想,一生为“美政”而奋斗,忠于祖国,一心为了楚国强大,至死都不愿意离开楚国;忠于人民,他的诗歌充满民本思想。在端午时节用屈原的品德教育干部,有助于他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先忧后乐;用屈原的品德教育群众,有助于他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用屈原的品德教育青少年,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操。

穿越历史的烟云,屈原精神在当下对广大党员干部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在廉政建设方面,广大党员干部不妨多看屈原故事、多读屈原名句,继承、弘扬勤政爱民的公仆意识、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性、勇于担当的行为准则,提升从政的自觉,丰盈自律的心灵,让屈原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修身励志、忠贞正直的高洁品性,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弘扬。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