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8月11日 星期

“老懂帮忙团”:用心帮群众解忧


■本报记者 薛宏冰

通讯员 杨 琼

在源汇区马路街街道,4位身穿“人民调解”志愿服务服装的老人经常穿梭于人群中。她们是马路街街道“老懂帮忙团”志愿调解工作室的4名调解员,哪里有矛盾,她们就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

2019年6月,马路街街道返聘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4名退休居委会主任,成立“老懂帮忙团”志愿调解工作室。源汇区司法局马路街司法所依托“老懂帮忙团”,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让“老懂帮忙团”成为街道和谐的“润滑剂”。

“老懂,老懂,懂哩真不少!”“家长里短的矛盾找到她们,总是能得到快速有效解决。”“她们调解说理,我们信服!”……尽管“老懂帮忙团”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在群众中的威信却不小,提到“老懂帮忙团”,街道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

2019年9月26日,来自外地的杨某一家人来漯河旅游。当天,杨某在漯河某酒店经过咨询,得知酒店的环境及卫生情况还不错,就交了房费及押金。但在入住后杨某发现房间卫生条件并没达到自己的要求,便要求退房,而酒店只同意换房,双方争执不下。

接到当事人申请后,“老懂帮忙团”的调解员和辖区居委会人员一同到酒店了解情况。通过与酒店负责人沟通,酒店只愿意退还押金,不退房费,杨某不同意。调解员再次联系酒店负责人,讲道理、摆事实,最终酒店负责人同意退还押金和房费,一场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如今,有纠纷、有麻烦找“老懂帮忙团”来帮忙已成为辖区居民共识。疫情期间,“老懂帮忙团”也没有停止调解的脚步。

2月13日,“老懂帮忙团”接到辖区魏女士的求助电话。魏女士在文化路有一间门面房,年前经熟人介绍,她将门面出租给王某经营早餐生意。因是熟人介绍,魏女士并未收取押金,只约定了房租及收缴房租的时间。后王某拖欠3个月的房租,魏女士多次讨要,王某称疫情期间未开门做生意,并要求免交2个月的房租,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得知情况后,调解员征求双方同意,组建了微信群进行调解,并通过语音视频连线的形式单独劝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魏女士同意每月减免30%的房租,直到王某正常营业;双方约定每月交房租的时间,并约定了处罚措施。

调解赡养纠纷、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债务纠纷……数据显示,自“老懂帮忙团”成立以来,他们用心贴近群众,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认真分析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100起,调处率达100%,成为守护平安幸福马路街的“新名片”。

调解现场。杨琼 摄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