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8月25日 星期

七月七 回家去


■魏军涛

“七月七,天上的牛郎会织女。”

夜凉似水,星烁如萤,明亮的银河流着白色的乳液,幽暗的夜空,透出像铁淬火后的黝蓝。农历七月七的初秋夜,大门外,坐在蒲团上的奶奶,摇着扇子,指着天上的星星,对躺在篾席上的我如是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我听了多少遍了,可每次听奶奶讲都新鲜、有趣,就像小孩子喜欢的糖点,百吃不厌。

“隔着河,牛郎把牛梭头扔给织女。”奶奶说。啥是牛梭头呢?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牛皮吧?就在织女星的下边,我看见有四颗小星星组成一个略略倾斜的四边形。

“织女又把织布梭子扔给牛郎。织女劲儿小,扔不准,扔得离牛郎远。”奶奶用扇子指着星空说。真的,在离牛郎星稍远的地方,有四颗离得很近的小星星组成了一个小小的菱形,真像一个织布梭子。

织布梭子我见过。家里有一台老织布机,妈妈织布时,我在旁边看。织布机架子高高的,排列整齐的经线密密的,像瀑布一样从架子斜上方横梁上扯下来,在几根高高低低的木轴上起起落落,穿过两扇帘网分作上下两层,溜光的菱形梭子尖上曳着根纬丝,在两层经线中间窄窄的缝里穿来穿去,从妈妈的左手飞到右手,再从右手飞到左手。梭子飞一次,妈妈踩一下机踏,织布机就“咔嗒”动一下,怀里织好的布就长了一道儿。旁边,奶奶总是盘着两只小脚坐在玉米叶蒲团上,右手摇着纺花车嗡嗡嗡转。大纺轮转,小纺锤也转。筐子里的棉絮从奶奶左手里捋成一根细细的线绕到旋转的纺锤肚子上。转着转着,小纺锤变得肥硕了,奶奶就把它摘下来,安上另一个空纺锤接着绕。

“牛郎的前头后头有俩小星星,那是牛郎织女的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牛郎用扁担筐子挑着。”奶奶拿扇子给我轻轻地扇着。“七月七,地上的喜鹊都飞上了天,搁天河上搭个桥,牛郎织女就在桥上见面了。这两天庄儿上的喜鹊儿可就是少了哟!”奶奶抬抬头,对着天河自言自语地说。

我睁着眼睛,看着,盼着,等着牛郎织女相遇。两颗星星好像是动了,移移晃晃的,可是怎么也不见合到一块儿去,倒是有一颗流星从他们中间滑过,把蓝绒绒的天微微擦了一痕亮道道,这颗流星可能是替牛郎织女传话的吧?我终于困倦得合住了眼,梦里,星星还在满天闪,满天转。

“爸爸,今天晚上,我们去奶奶家的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说话吧?”许多年后,又到了七月七,当我把牛郎织女的故事又一遍讲给女儿听时,并告诉她,这天夜里,在葡萄架下,能听见牛郎织女一家人的谈话声,女儿便这么央求道。女儿像我小时候一样,牛郎织女的故事总听不够,还嫌我讲得没有奶奶讲得好听。

我该怎么回答女儿呢?斟酌再三,我只好搪塞说:“白天爸爸妈妈要上班,晚上没空儿回奶奶家。”话说出口,我忽地觉得脸有点发烧。真的没空吗?老家离得并不太远,平常要么逛街,要么出去玩,要么闲着,连给家打电话的空儿都若有若无的,倒是父母经常先打来。

电视中的动画片转移了女儿的注意力,女儿忘记了纠缠,兴致勃勃地玩着玩具看起了电视,我坐在沙发上慵懒地翻看手机,妻在卧室里打电脑。

手机铃声突然响了,我一看,是父亲的电话号码!

“爷爷!奶奶!”女儿把手里的玩具一扔,蹦着跳着跑过来,抓起话筒就喊:“我想去爷爷奶奶家!我要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说话。”

“好!好!快回来吧!爷爷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女儿赶紧把手机塞给我,急急忙忙去寻她的花裙子了。挂了电话,我心头像堵着什么似的。该回去了啊!好长时间了。父母这几年,白头发是一年比一年多了,母亲的腰疼不知好些了没,是不是落下了病根?父亲腿上的静脉曲张,贴了膏药不知有效没有,扎针不知道中不中……

“爸爸,织女那么长时间见不着她的孩子,她想不想她的孩子呢?”不知啥时候,女儿已经换好了漂亮的新裙子,站在我的身边,像小天鹅一样摇摇摆摆转着花裙子,牵着我的手问。

“你有多想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就有多想你呀。”

“嗯。”女儿好似懂了,点点头,“那你想不想爷爷奶奶呢?我可想他们了!”

“哦?我想啊……我也想他们……”我嗫嚅着,渐渐低下了头,我还不如孩子。拉起孩子的手,我走到窗前,仿佛看见了炊烟袅袅的故乡,看见了栽着葡萄树熟悉的小院,看见了忙个不停的父母的身影。

“回去,今晚我们一定回去!”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