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8月25日 星期

读曾国藩 品人生智慧


■文/本报记者 左素莉

图/见习记者 李宜书

8月22日下午,由水韵沙澧读书会主办、李雪书馆协办的“文艺小方桌”之“走近曾国藩——曾国藩有关书籍读书分享会”,在李雪书馆二楼举行,20多位关注曾国藩其人其文的读者共聚一堂,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

“曾国藩是生于深山的‘田舍郎’,后来官至二品大员。他从出身寒微到位居庙堂,并不是平步青云,而是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水韵沙澧读书会会员、舞阳一高教师雨菡在谈到读《曾国藩传》的感受时说,虽然曾国藩向前的路上荆棘满地,但他总是迎难而上,那些曾阻挡他前行的一块块绊脚石,最终被他一块块垫在脚下,成了向上攀登的一级级阶梯,而他在攀登的过程中看到了人生诸多绝美的风光。他虽一次次遭遇“山重水复疑无路”,但仍重整旗鼓继续前行,一次次在转角处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韵沙澧读书会会员、漯河高中高一理科6班学生郭涵文在谈到读《曾国藩传》的感受时说,曾国藩始终将“诚、韧、克”三个字作为自己人生的信条,并用一生的时间去躬行。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诚,对人诚、对事诚、对物诚,他就能搞好人际关系,让别人觉得他是一个可靠的人,让周围的人都愿意帮助自己;一个人如果能做到韧,凭着一股不衰不竭的劲,再难的事也能做成;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克,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终会成为成功之人。正是“诚、韧、克”这三个字,让曾国藩创造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水韵沙澧读书会会员柴奇伟在谈到读《曾国藩传》的感受时说,曾国藩的勤奋好学,引领他学习不止;曾国藩的执著,让他学会反思。读《曾国藩传》,除了让他感受到曾国藩自强不息、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可贵品质外,还让他领略到了曾国藩“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格魅力。曾国藩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让他坚定了一步一个脚印、立足本职努力上进的信心。

水韵沙澧读书会会员赵根蒂在谈到读《曾国藩日记》的感受时说,初入翰林院的曾国藩“心贪嬉游”“无事夜行”“闻色而心艳羡”,父亲实在看不惯他,送了三个忠告给他:节欲、节劳、节饮食。曾国藩羞愧难当,痛定思痛,改!唐鉴老师教了他一个字——静,“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曾国藩犹如酝酿灌顶:“既而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也是这个“静”字,才使曾国藩彻底走出泥潭,重塑自我。为了获取身体上的静,曾国藩采取的办法是静坐,曾国藩还竭力求得心灵上的宁静。曾国藩说“养得胸中一种恬静”,就是这个“静”字作基础,才使得曾国藩在修身、为人、处世、家教方面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楷模。

曾国藩之所以长久为人称道,不仅因为他的文治武功,更因为他的文章与道德。他写的家信差不多句句都是“药石之言”,处处可以看出他“待人之厚”,细细读来,还能体会到中国几千年传统智慧的精华。水韵沙澧读书会会员、召陵区万祥街小学教师韩月琴在谈到读《曾国藩家书》的感受时说,《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内容极为广泛,汇集了曾国藩一生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髓。阅读这本书,让她收获颇丰,其中,“恒”“谦”“勤”被她视为“三字真经”。曾国藩在公元1844年12月29日给弟弟们的信里这样写道:“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曾国藩一生都牢记祖父“满招损,谦受益”的谆谆教导,在给沅弟、季弟的信里,他这样写道:“遗训不远,至今尚如耳提面命。今吾谨述此语告诫两弟,总以除傲字为第一义。”公元1854年6月26日他写给弟弟们的信里,有这样一句话:“即令世运艰屯,而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败,一定之理,愿吾弟及儿侄等听之省之。”以此勉励子侄要勤奋,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离开勤奋。炎炎夏日,捧读《曾国藩家书》,一句句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人生箴言,宛若一缕缕清凉的晨风,轻轻拂过心头。

水韵沙澧读书会会员、舞阳二高教师周金生在谈到读《曾国藩家训》的感受时说:“近段时间,我心浮气躁,没任何灵感,什么东西也写不出来。朋友给我指出了迷津:因为静不下来,心里承载的东西太多了,心绪太乱了,人静下来了,心里腾空了,灵感自然就涌进来了。他还拿曾氏家训中孔子的学生曾子的‘日三省吾身’来启示我。我以后睡前也要做到反省己身,回忆一下今天都干了什么,哪些是该干的,哪些是不该干的,哪些是必须完成的,哪些可以缓一缓。我也要像曾国藩一样制订日计划、月计划、年计划,计划制订了,思路捋顺了,做事有序了,烦恼抛开了,诗文的灵感就会像夜空中飞舞的流萤一样慢慢在心中汇聚。”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阅读心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郭涵文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水韵沙澧读书会举办的文艺小方桌活动,不仅让他对曾国藩这位晚清名臣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对他的读书修身求学很有启发,以后他还会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