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 田
小的时候,听火车鸣笛,“呜呜”的,不知道是什么声响,大人们说,那是火车在叫。
后来读书了,从书中、电影里对火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印象。这时,村里坐过火车的成年人,就给我们这些没见过火车的、好奇的娃娃们开玩笑,有的说:火车劲儿可大了,跑得飞快,“日”的一声就没影了;有的说:火车不光跑得快,还稳当哩,你在厕所里撒尿,和尿自家尿壶里一样容易;还有的说:火车一般都是爬着跑的,要是站起来跑啊,飞机都撵不上。成年人对火车夸张的描述加重了我的好奇心,我期待着早一天与火车见上一面,最好是能坐上一回。
这个愿望在我入伍那一年实现了。三十多年了,我至今仍忘不了那次乘坐火车的情景。忘不了,不是像村里人说的火车那样“快”和“稳”,也不是因“原来如此”而失望,而是我们乘坐的是拉新兵的专列。火车上,有列车人员周到的服务、良好的卫生环境、接兵干部对新兵的严格管理、新战士在火车上争先恐后做好事的动人场面,还有沿途不曾见过的山水和风景……全程近三十个小时,那是一次充满激动、好奇、愉悦、舒适的旅行。
接下来好多年,我探亲或者出差乘坐火车所留下的记忆只有一个字:怕!怕买不到票、怕车晚点、怕上不了车、怕上车了没座位、怕吃不上饭……印象最深的,是1992年1月25日晚上那次乘车。那是我从桂林陆军学院学习结业回家过年,考虑到春运车票紧张,学院给我们提前订好了票,可火车到了桂林站,晚点不说,因严重超员根本上不了车。慌乱中,一位年轻妈妈拼命挤上了车,却把儿子留在了站台上。小家伙“哇哇”哭着喊妈妈,可火车门已经关上了!好心的旅客从里面打开了车窗,我和送站的战友把那个可怜的小孩从窗户中塞了进去,我也趁机狼狈地爬上了车。上车后,我被“钉”在茶几旁,像沙丁鱼在罐头盒里一样,被挤压在车厢里,“密封”了一个晚上,天亮才到家。
这次乘坐火车的经历至今想来都让我不寒而栗。后来,高铁开通,有一年国庆节,我第一次乘坐高铁回河南老家,从广州到漯河仅用了五个多小时,那种感觉,也就一个字:爽!
又是新的一年,坐在疾驰的高铁上,我想起了离开家乡这些年的乘车经历,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真心为日益强大的祖国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