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菡
远远的,就看到东关菜市场边的几株杏树花开得雪白耀眼。我本欲前往别处,但那如雪的杏花招引着我,让我不忍辜负那满枝春色,便立即改变行程,直奔杏花而去。
在杏树下驻足,仰望着杏花出神,霎时,整个心也像杏花那样柔软空灵了。菜市场人来人往,煞是热闹,但人们热闹人们的,杏花热闹自己的。旁边卖菜的老婆婆指着面前水灵灵的青菜笑着问:“闺女,你想买点啥?”我回头一笑:“我就是过来看看。”
我想买点啥?这杏花开得真好,要是卖的话,我倒想买一枝。杏树这般司空见惯的寻常树木,路边墙角随处皆是。譬如这菜市场里就有两三株老杏,虬枝嶙峋,满树雪白,开得灼人眼目。
杏花在唐代是有人卖的。司空图在《酒泉子》中写道:“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宋时也卖杏花,陆游曾有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杏花,多为单层五瓣,状如梅花与桃花,但梅花在冬日凛冽的寒风中怒放,桃花在三月煦暖的春风中妖娆,杏花则在轻寒二月悄然登场,一场春雨后,更是花满枝头。
杏花一路开放,色彩一路由红转白,由艳转淡。未开之前,一朵红艳,烈烈的红,惹人注目,又撩人心扉。但大家都去看时,杏花倒粉面含羞了,半开未开,让人心痒难耐,急欲一睹真容。杏花也体谅看客,一场春雨后,“哗”地一下就全开了,满树如雪初降,但不红也不粉,竟然是一片素白。
不知牧童遥指的那个杏花村,是否因杏花繁多而得名?若果真如此,二月春风里,放眼四望,花开如云,满村如在白云深处,看一眼就会让人醺然欲醉吧?醉在一片馨香里,醉在如雪杏花下。
苏轼爱惜海棠花,“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爱杏花的人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月明如霜,花开如雪,如此花朝月夕,让人怎忍睡去?于是,一支横笛就在杏花疏影里清越悠扬地奏响。
我不会吹笛,不能以清亮的笛音陪清绝的杏花,但我与杏花疏影里弄笛人的心情一样,都怀着淡淡的喜悦与轻愁,都想在二月轻寒里陪春色一程,也陪心事一程。杏花含笑开,我亦含笑看,可是觉得只看一眼还不够,还徘徊不愿离去。那就买一枝吧!带回家插入净瓶,从容地陪这一枝花慢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