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张一曼
春风里,很多人会因一粒萌发的芽心而触动,为一朵含苞的花儿而欣喜。相比春天的一花一木,我更在意春天里的孩子,他们更灵动、更有生机。
天气转暖,正是放风筝的时节。河对岸空旷些,放风筝的孩子也多。牵在他们手中的风筝,像开在别人家窗台上的花儿,刚好被岸这边的我追逐欣赏。我听不到他们的欢声笑语,却被他们来回跑跳的身影所感染。只顾看那些风筝那些孩子,不料一脚踩进了一个软软的坑,我的心骤然一紧,恐怕里面会有什么脏东西。低头看时,却发现那是哪个孩子布置的一个小小“陷阱”——直径不足一脚长的坑洞上面,几根小树枝搭在一起,上面盖了几片儿阔大的树叶,又覆上了薄薄的一层黄土来遮掩。瞧着那个因我而完成了使命的小“陷阱”,我仿佛看到了幼时的儿子。有一天,儿子看了一个荒岛求生类的节目后,花了半天的时间用树枝和树叶搭了一个迷你小帐篷,还是上下两层的呢。我清晰地记得搭好帐篷时他那满脸的兴奋和自豪。可惜,布置“陷阱”的孩子不在身边,若是他看到我一脚踩进“陷阱”时的慌乱,一定会欢呼雀跃:“爸爸你快看!有人掉进我的‘陷阱’啦。”
河堤旁的那片桃林惊艳了我。在这个高楼林立的城市,我从不奢望能看到那样一大片桃花,大得足以填满人们的整个视线。每一朵白白粉粉的花儿迎着风招手,尽展妖娆之姿;每一片儿剔透的花瓣儿对着阳光眨眼,极尽挑逗之能。站在花树下,犹如置身桃色的梦境,亦真亦幻,沉醉其中。“快抓我呀!我在这儿呢。”一声欢快的童音把我从幻境拉出来。一个穿着粉红上衣的小姑娘正从桃林里往外跑,身后追她的女孩儿穿着一件鹅黄色的外套,三四岁模样、花朵一般。她们在桃林里追追赶赶,脆生生的笑声把花瓣儿都惊落了。
楼下邻居家的杏花开了。朝阳抹在花瓣儿上,亮晶晶的。引来两只早起的鸟儿在枝丫间跳跃,一会儿仰头欢唱,一会儿俯身探视。我拿了手机拍照,透过手机屏,我见不时有花瓣儿落下。正遗憾自己在花儿凋谢时才遇见了它,却发现原来是鸟儿尖尖的喙惹的祸。花瓣儿一片儿一片儿飘飘悠悠往下落,擦过同伴的衣衫,最终被楼下邻居家的菜畦收留。再晚一会儿,当同伴沐浴着更灿烂的阳光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孩子从杏树下走过,欣喜地捡起一片儿躺在菜畦的花瓣儿告诉妈妈:春天来了。
在春天里,谁又不是一个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