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王 培
3月9日下午,在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广场,71岁的朱全领老人正挥舞着手中的“彩带龙”。记者看到,朱全领手上有一根长约半米的绳子连接着龙头。他拿起绳子一甩,“彩带龙”便飞舞起来,旋转翻腾,活灵活现。
朱全领告诉记者,这种运动叫“手舞龙”,相比传统舞龙比较容易上手,而且一个人就能舞。偶然一次机会,他在平顶山看到“手舞龙”,觉得很新奇,回来后就开始练习。如今,他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几乎每天都要来科教文化艺术中心广场锻炼。
别看朱全领现在舞龙舞得很潇洒,当初他也摸索了很长时间。“网络上有一些教程可以参考,练大约一个月就能上手;有难度的动作就要靠勤学苦练了。”朱全领说。
记者上手试了一下,发现确实没想象中那样简单,根本舞不起来。“这项运动用的是巧力,用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龙舞动时的形态,而且要学会利用风向,让龙舞动的时候看起来更轻盈。”朱全领说。
朱全领是较早开始练习“手舞龙”的人之一。在他看来,这也是在传承传统文化。“我觉得这算是传统舞龙的简易版,既好看又有意思,练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多。”朱全领说。
朱全领在广场上舞龙,常常吸引路过的人驻足观看,有些人也跟着他学习,广场上舞龙的人越来越多。
63岁的丁秋会刚开始练习“手舞龙”,她对这种运动很感兴趣。“广场上每天都有好几个来练习。我刚跟着我亲家学,她平时爱锻炼,练习‘手舞龙’有一段时间了。”丁秋会说,练习“手舞龙”有很多动作花样,她的亲家十分喜欢这项运动,经常在网上学一些新的动作,舞起来特别好看。
66岁的盛女士也表示很喜欢这种锻炼方式。盛女士以前练习甩鞭,但是甩鞭运动声响很大。她现在练习“手舞龙”,既锻炼了身体也不担心噪音扰民了。
采访中,大家纷纷表示,这种运动通过手臂的摆动、脚步的移动、腰部的扭动等身体多部位的动作协调配合,能起到较好的锻炼作用。龙舞动的时候呈现出多种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益于身心健康。
“舞龙舞狮是中国的传统民俗,而‘手舞龙’这项新兴的运动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弘扬传统艺术,希望有更多人加入锻炼的队伍。”朱全领说。
朱全领在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