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群安
退休前,她每天东奔西跑,仿佛有忙不完的活儿、做不完的事儿;退休后,她闲下来,又认真地投入生活中,每天早早起床做好一家人的饭菜,然后送小孙子去幼儿园。从幼儿园回来她直接去早市买菜,回到家再打扫卫生、洗衣服。爱人爱吃她做的手擀面条儿,她就经常做。她说,这样忙忙碌碌,是想把退休前因工作太忙而亏欠家人的都补回来。
突然有一天,她接小孙子回来时走到半路一阵头晕眼花,坐在路边歇了好大一会儿。见天色慢慢暗下来,她咬着牙领着孙子跌跌撞撞地回到家,躺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
丈夫、儿子、儿媳相继进了家门,她看着家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儿子急忙拨打120,丈夫蹲下身抓住她的手使劲儿地握着,儿媳哭着说:“妈,你怎么了?说句话啊!”120的医生进门看了她的症状,确诊为脑血栓,立即把她拉到医院急救。
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她吃饭、说话基本恢复正常,但右腿和右手臂却不能正常活动。出院时医生说:“她年岁大了,血液循环不畅,出院后除了药物治疗,还要坚持锻炼,最好经常用温水泡脚。”
次日丈夫早早起了床,蹬着那辆骑了七八年的旧自行车转了好几个商场,然后带着一个木桶回来了。他兴奋地说:“我去了几家商场,大家都说柏木桶泡脚好。一是木桶足够深,二是保温性能好,三是天然柏木桶触感好、有香气。”她望着丈夫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吃过晚饭,丈夫扶着她散步回来后就忙活开了——烧了一大锅开水,灌了满满三大暖瓶,又找来有靠背的凳子和擦脚毛巾,然后把木桶放在客厅中间位置,打开电视。把这些全部安置好后,丈夫就喊她来洗脚,她笑着说:“有这个必要吗?吃点儿药就行了,还这么麻烦。”丈夫瞪了她一眼,嘀咕道:“医生说的难道还会有错?吃药、运动再加上泡脚,效果会更好。”
他在木桶里先加了点儿凉水,再加热水,伸手试试温度。这样反复几次,调好了水温,才让她把脚慢慢放进去,小心地问她:“烫吗?”她说:“刚刚好。”听她这样说,丈夫很高兴,就坐在她跟前,时不时弯腰伸手试探水温,若感觉水温凉了就添加热水。不知不觉电视上的新闻联播结束了,她的额头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她说:“手心好似握了个暖水袋,胸口也热乎乎的。”他摸了摸她的手,低声问:“感觉舒服吗?”她点了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抬起脚要起身。他立即摁住她的双脚说:“等会儿。”说完就进了卫生间,不一会儿,他拿着热毛巾出来给她擦脸,说:“出汗了,擦一下,防止着凉。”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她的脑血栓后遗症明显改善,能端碗吃饭了,走路腿脚也麻利多了。她说:“多亏我老公的精心照顾。这场病后,我感受很多。青春年少时夫妻间的浪漫,是爱;白发苍苍时夫妻俩患难与共、不离不弃,也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