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4月2日 星期

漯河医专二附院重奖科研“尖兵”
单项奖励10万元,合计奖励50余万元

本报讯(记者 杨三川)3月26日,漯河医专二附院(市立医院、市骨科医院)召开2021年卫生健康工作会,会上表彰了医院先进科研人员。其中,骨科医师刘雅普带领团队完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综合预防和系统治疗”项目,获得10万元奖励资金。

2020年7月,刘雅普及其团队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综合预防与系统治疗”项目。该项目入选2020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库,获得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100万元。参照《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科研奖励与资助办法》,经医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对其进行表彰和奖励。

该项目的实施,构建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示范点的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体系、监控体系,建立起区域骨质疏松症“预防—控制—治疗”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先进诊疗手段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在当天的会议上,该院还对2020年度获得科研项目奖、实用新型专利、科技论文奖、医学科技奖,以及开展院内新技术项目、发表论文、取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表彰,发放奖励资金50余万元。

近年来,漯河医专二附院大力实施“科技兴院、专科带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战略,把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医院在积极倡导创新精神同时,不断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同时,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双十”“双百”实施方案》,即创建市级以上重点专科10个、引进及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10名,培养“双师型”专业技术骨干100名、引进及培养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生100名。对各级重点学科在人力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安排全员培训,到国外及国内知名医院参观学习、短期轮训、进修学习。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通过引进国内知名医院硕导、博导定期来院坐诊、讲学、查房、手术,指导科研及教学工作,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才投身医院建设的积极性。目前,已成功引进了湘雅医院唐举玉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武勇教授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对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作用。

2020年,该院成立了漯河市自身免疫疾病血清学诊断实验室,成功申报了漯河市创面修复伤口造口专科重点实验室和漯河市血液透析通路建立与维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伤骨科被市科技局评为漯河市3D打印辅助髋关节翻修创新型科技团队。全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6项,获河南省医学科技奖2项、省教育厅科技论文二等奖4项,获得国家科研项目立项2项、省科研项目立项2项。在SCI、中华系列“双核心”期刊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百余篇。

重视科技创新,重奖科研“尖兵”体现了医院对科研技术人才的重视,极大激发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技术创新积极性。新的一年,漯河医专二附院将重点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质量,完善教科研奖励与资助机制,深入挖掘全院职工科研创新潜力,为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