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5月21日 星期
往日情怀
驻队岁月


■李德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县直各单位都要抽调人员去基层推动农村的学大寨运动。当时我在郾城县农业局工作。1974年8月,我和县农业局其他四位同志被派到邓襄公社铁炉大队帮助开展学大寨运动。

我们自带行李来到铁炉大队。我被分配到第二生产队,住民房,在村民家吃“百家饭”,一顿饭四两粮票两毛钱,一天一清,一天换一家。我每天和社员一起劳动,锄地、积肥、割麦、打场、晒粮等。

当时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双休日,有事请假,办完事速归。后来领导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人买一把铁锨和一个荆条篮子,用来串村拾粪。直到现在,这两样东西我还放在老家保存着。

在铁炉大队我还有两项任务。一是负责本大队的农业试验田。从整地、播种、田间布局到农作物生长期记录,以及称重计产等,我都严格按试验规程进行,并写出了十多页的实验报告,受到专家和领导的好评。二是办本大队的政治学习专栏,主要内容是发布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以及好人好事等。我和几个年轻人共同完成了这项任务。

1975年8月,漯河遭遇了特大洪灾。阴阳赵公社是重灾区,我们工作队又被指派去阴阳赵公社抗洪救灾。我们10个人蹚水来到公社,被分到了两个大队——代庄大队和大楼魏大队,我去了大楼魏大队。公社给了我们一部分救灾面粉,我们就支起锅自己做饭。我们和社员一起抗洪救灾,洪水过后帮助社员们尽快恢复生产,并根据各户的经济条件、受灾程度等合理分配救灾物资和救灾款,每天忙碌而充实。开始我们住在帐篷里,后来住进了自己盖的临时房。数月之后,生活正常了,又按照老规矩交钱和粮票,到村民家里吃“百家饭”。

1976年7月澧河汛情告急,阴阳赵公社辖区澧河堤有一处决口,我和同志们赶到决口处参加抢险。当时参与堵口子的人很多,大家干劲十足,夜以继日地奋战,有时饭送不过来就饿着肚子干;夜晚就躺在防汛的草袋子上,轮换着睡一会儿,蚊子很多,身上被叮咬的红包连成一片,又痒又痛。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决口堵住了。

我在大楼魏驻队的两年中,分别在第三生产队和第四生产队各驻一年。直到1977年8月,我完成了三年的驻队工作,回到县农业局上班。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