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6月28日 星期

牛行街,漯河的骄傲


■石金江 石丁丁

1911年,漯河第一家牛行诞生。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校刊《数学与研究》第十期刊登了胡兆墨、黄河清的文章《漯河市经济地理》,其中提到“漯河市影响的范围越过了河南省界,是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牲畜集散中心……”

1911年(清宣统三年)农历三月十四,漯河源汇寨居民刘冬、刘怀审时度势,乘着京汉铁路通车的东风,在源汇寨龙王庙街(今民生街南段)创办了漯河第一家牛行,字号“天顺长”,由此拉开了漯河开办牛行的序幕。到1935年,漯河牛行有140多家,年上市牲畜80万头,成交量达28万头,创下漯河牛行街牲畜交易历史上的最高纪录,位居当时安徽界首、四川洪雅、贵州在江、内蒙古包头、广西金城等牲畜交易市场之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牲畜交易市场(摘自《漯河文史资料》第二期张福祥《风雨春秋八十年》)。

1948年,设立县级漯河市。漯河市合作总社创建农民服务所,1954年将私营牛行全部接收。1955年3月,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接收农民服务所,更名为“河南省供销合作社漯河牲畜服务部”,负责全国12个省127个县的牲畜调配任务。实际上,漯河牛行凭借沙河水运码头和京汉铁路强大的转运能力,再加上牲畜种类齐全、市场活跃、诚信度高等优势,吸引了东三省、京津冀和内蒙古、湖南、广东、陕西等大半个中国的客商到这里进行牲畜交易。在交易市场上,可以听到操着不同方言的人在吆喝交易。如云贵客商带来的云贵小马,卖了以后再购买大骡子,为跑马帮所用。河北、陕西客商多买毛驴,用来走崎岖的山路和拉水车、磨面。南阳的客商,因为当地土质硬,多买体壮的犍牛,用于耕田、耙地。各方军队也在漯河大量收购骡马,以供战场所需。由此可见,漯河牛行街在当时中国牲畜交易市场的名气有多大、多高。

农耕时代,主要生产力除了人以外,就是牛、驴、骡、马等牲畜,而漯河正是中国牲畜交易的第一大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对牲畜的需求逐步减少,再加上市场开放,各地的牲畜交易不必再到漯河,随时都能在当地成交。因此,漯河牛行的消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近十几年来,为了创作电视连续剧《中国大牛行》和章回体小说《中国大牛行》,笔者千方百计搜集资料,并多次探访原牛行从业人员。随着调查的深入,笔者越来越觉得牛行街是漯河的骄傲。这体现在它提高了漯河的知名度,扩大了漯河在全国的影响。

说牛行街是漯河的骄傲,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引进资金,扩大规模,勇争第一。据调查显示,漯河多家牛行的开办人除了漯河本地人外,大部分都是外地的精明客商。他们之所以来漯河投资开办牛行,一方面是漯河人热情,不排外;另一方面是漯河交通便利,有沙河水运码头和京汉铁路,转运牲畜比较方便。如1921年至1923年在漯河牛行街收购牛的英国华蒙公司办事处代办安子钦,就利用京汉铁路把牛运到天津,然后装船运到英国。由于安子钦收牛价格高,人们卖牛收益可观,因而来漯河卖牛的人络绎不绝。安子钦在漯河收牛三年,极大地刺激了漯河周边十几个县养牛业的发展,也开创了漯河对外贸易的先河。

二是引进技术,能人治行。开牛行就要有“牙纪”。“牙纪”就是牲畜交易的“居间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经纪人。他们为牲畜买卖双方穿针引线,从中说合,是商品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牙纪”,业务要熟练,表现在对牲口的口齿、毛色、膘情、役力、健康状况,搭眼一看,就估摸个八九不离十,估价也比较合理。好的“牙纪”在农民中颇有威信,农民买卖牲口专找他们,主要怕上当受骗。当然“牙纪”里面也有心术不正之人,但毕竟是少数。

三是创造了牛行文化。“袖筒议价”是牲畜交易的一种特殊方式。“牙纪”与“牙纪”或交易员与交易员在买卖双方都在场时,不便在公众场合言明价格,于是就伸出手摸住对方的手在袖筒内比画,除了“1”“2”“3”“4”“5”是按手指的原数外,“6”是拇指与食指捏在一起,“7”是拇指与食指、中指捏在一起,“8”是拇指与食指叉开,“9”是食指弯曲成钩,“10”是还原为1。买卖牲畜的人一多,“袖筒议价”就顾不过来了,于是就用暗语与黑语,这种语言只有“牙纪”与“牙纪”知道。从1到10的暗语表示是:一海子、二淡子、三品子、四调子、五拐子、六搔子、七才子、八别子、九弯子,十按一还原。此外,“牙纪”都有一套说服买卖双方成交的本领。如牲口头上或身上有旋毛,有人认为不吉利,往往不好成交,可是“牙纪”有办法说服他们。比方说,这头牛头上长了个旋,“牙纪”就对买家说:“头上一枝花,谁买住谁发家,买住好。”对卖方说:“头上一枝花,又仿爹来又仿妈,卖了算啦!”如牛背上长旋,“牙纪”就对买家说:“通脊牤牛对脐健,谁家买住谁家暄,干起活儿来不用鞭。”又对卖家说:“通脊牤牛对脐健,妨碍主家不得安,卖了吧!”“牙纪”在长期的交易中,对牲畜的饲养有一套经验。如他们说:“冬呼啦,夏扑喳。”即牲畜在冬天食草时不要添过多的水,干一点,所以草料搅拌起来要“呼呼”作响。夏天天气热,水要多一些,他们深知“水长精神料长膘”的道理。另外,下料时还要掌握“大大的”“小小的”“小小的”“大大的”,就是牲畜开始吃时要大大的草、小小的料,后来为了让牲畜多吃点,再用大大的料、小小的草。同时还要讲究搅拌,即“好料赖料,四角搅到。”这些牲畜饲养的经验无形中也促进牲畜贸易的发展。

四是扩大了当时漯河镇区的规模。漯河牛行初办时,都在源汇寨南寨门以内,即从龙王庙街1号一直到南寨门。到了1924年,牛行发展到二十多家,实在没地方发展了,于是有的牛行就搬出南寨门,向外发展。南寨门外是一条很窄的南北路,路两边是两条沟。后来各家牛行把沟填平,拓宽了路面。由于这条街开的都是牛行,于是约定俗成,就把这条新街叫作“牛行街”。1935年牛行街已发展为140多家牛行,从业人员1500多人。牛行街已扩展至干河沿,足有三华里长。

五是带动更多人就业。随着牛行发展,牲畜交易越来越红火,客商越来越多,还衍生出很多行业。如养运、屠宰、皮革、饮食、住宿、娱乐,各种商店也先后开业,甚至有人专门割草、卖草,在牛行卖白开水、卖稀饭都能养家糊口。总之,各种从业人员加起来足有几千人。可以说是“一业兴、百业旺”。

漯河牛行街,确实值得骄傲。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