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7月5日 星期

明朝忠臣刘校的故事


■刘恒业

刘校(1477年~1519年),字宗道,今召陵区召陵镇人,明朝进士,授刑部主事。明武宗南巡之争时,因上疏劝阻被施杖刑而死,死后葬于归村。

笔者曾多次到归村探访,并查阅了很多有关刘校的史料。据《明史》记载,正德十四年(1519年)农历三月,明武宗下诏准备南巡。当时政局不稳,南巡要消耗大量人力、财力,各部大臣纷纷联名上书进谏,阻止武宗南巡。武宗大怒,惩罚了进谏的官员,被施杖刑身亡的官员有刑部主事刘校、照磨刘珏,工部主事何遵,兵部员外郎陆震,大理寺评事林公黼,行人司司副余廷瓒,行人李绍贤、孟阳、詹轼、刘概、李惠等。虽然进谏官员受到处罚,但武宗也不得不收回成命,不再出巡。

笔者还查阅了《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以及《国榷》等书,关于刘校等人死因都有详细记载。

从史籍记载可见,刘校侍母甚孝。据《明史·刘校传》记载:“刘校,字宗道。性至孝。母胡教子严,偶不悦,辄长跪请罪,母悦乃起。……刘校杖将死,大呼曰:‘校无恨,恨不见老母耳!’子元娄,年十一,哭于旁。校曰:‘尔读书不多,独不识事君致身义乎?善事祖母及母,毋愧而父。’遂绝。”

明世宗继位后,此次南巡之争的官员均恢复官职或得到升迁,刘校也被平反,明世宗赐御碑记其功绩,又为其建陵园一座。陵园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破坏,一刘氏后人把御碑埋入地下,才得以保存。

笔者还在《郾城县志》中查找到了有关刘校的记载。明崇祯十年(1637年)李振声修订的《郾城县志》卷三中有多处关于刘校的记载;卷四记载的忠诚祠,是嘉靖十九年(1540年)“为赠尚宝卿死谏忠刘校建,在县东一里,岁设排夫三名,以供洒扫”。由此可知,刘校祠在郾城县城东。同书卷六记载有刘校事迹:“刘校,宗夏,其字,号南潀,领正德庚午(1510年)乡荐,登辛未(1511年)进士第,壬申(1512年)授刑部主事。癸酉(1513年)冬丁外艰,丙子(1516年)秋服,复除刑部主事。戊寅夏三载,考绩,推恩封其父母,南潀誓报国恩,常叹曰,士立朝,当忠烈以自树,若与时浮沉,不足为也,以法言,特不徇私……武宗将南巡,中外汹汹有异议,南潀奋然集僚友上章,止之。上震怒,杖之廷而死,享年四十有三。世宗嗣位,追赠谕祭,荫其子入太学,仍赠奉议大夫、尚宝司卿,给赐诰命,命礼部颁行祀乡贤祠。”民国23年(1934年)陈金台修订的《郾城县记》卷三记载:“忠诚祠在县东一里,明嘉靖二十三年许州知州张自良奉檄建,祠赠尚宝司卿、刑部主事刘校,牓曰忠诚。二十九年许州知州姚九功檄县重修,一统志作忠臣祠。”

据陈金台修订的《郾城县记》卷四记载,归村有刘校墓。而当地传说,刘校的老家在召陵区邓襄镇沱沟村。这是怎么回事呢?

沱沟村村民中代代相传一个故事:刘校被皇帝赐死,灵柩运回家乡,由于走在前面的报信人不知道沱沟村的位置,越过沱沟村,到了沱沟村西南十五里左右的留册桥村,误以为是刘(留)校老家,到村中一打听,却无人知道。古人有个风俗,报丧报错也得认,所以报丧人只好把刘校牌位安置在留册桥村。报信人骑马返回时,灵柩刚好走到归村。扶柩人以为沱沟村村民害怕受牵连,不敢相认,于是在归村买了一块地安葬刘校。其后人也在归村定居,后来才知是报信人报错了,所以刘校后人和沱沟村人世代都有往来。

沱沟村古称沱口镇,历史悠久。秦汉隋唐时期的汝河(后来称洄浀河)在这里蜿蜒东去,河面宽阔,水流平缓,适宜航运,是重要的运粮河。沱沟村几位老人告诉笔者,新中国成立前,归村刘姓人到五沟营去做生意(五沟营在沱沟村南,是当时有名的集贸中心),走到沱沟村时就歇歇脚,会受到热情招待。

沱沟村几位老人还告诉笔者,刘校当官后,想把父亲接到京城享福,走到半路病逝了,刘校把父亲灵柩运回老家,埋葬在沱沟村的刘家祖坟。此事在《明史·刘校传》中有记载:“迎父就养,卒于途。校奔赴,抱尸痛哭几绝。面有尘,以舌舐而拭之。”

据说刘家祖坟内有十几块石碑,曾建有碑楼。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在沱沟村的一座小桥上见过两块石碑,碑上有“刘氏先茔”四个大字,碑文很长,大意是记述先人事迹,碑文后有很多刘氏人名,落款为大清康熙九年,字为楷书。这两块石碑后来修路时埋于地下。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