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7月23日 星期

百岁婆婆六旬儿媳情同母女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王 培

在我市有这样一对婆媳:婆婆张勋妮103岁,儿媳应翠枝63岁。儿媳悉心照料婆婆,两人一起生活近40年,互相体谅、相处和睦,情如母女,用平凡真情诠释着爱的真谛。

张勋妮生于1918年。她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干农活儿,手脚麻利,勤快能干,是父母的好帮手。出嫁后,她和丈夫卓茂景育有二男四女。张勋妮和丈夫整日在田地里劳作,含辛茹苦把儿女养育成人。

张勋妮的大儿子卓国欣身有残疾,二儿子卓国胜患有心脏疾病,需长期服药。1983年,应翠枝嫁给卓国胜。卓国胜和卓国欣因身体原因,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应翠枝就和婆婆一起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

7月21日,记者来到沙北街道石槽赵社区张勋妮的家里,应翠枝正陪婆婆聊天。“抗日战争时期,日子过得特别艰苦。日本人来了,我就带着孩子们躲出去……”张勋妮又开始向儿媳讲述过去的经历。战争时期的苦难她记忆犹新,一有空儿就跟孩子们唠唠,感叹现在生活的幸福。

“俺家在郾城区孟庙镇卓村,因为村庄进行改造,就搬到这里租房居住。我们以前以务农为生,我负责种地,俺妈负责全家人的饮食起居,还要照顾孩子。”应翠枝说,“除了种地,我和婆婆还开垦了个小菜园,家里吃的粮食和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后来我买了几头奶牛,卖牛奶补贴家用。为了挣钱,我还买过一辆车子载人、拉货。”

虽然生活并不富足,但应翠枝和张勋妮的感情却越来越深。“俺俩性格不同,以前因为家庭琐事也有过磕磕绊绊。但是我和婆婆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在生活上互相扶持、照应,感情深厚。”应翠枝告诉记者。

张勋妮的丈夫和两个儿子相继离世后,张勋妮选择继续跟儿媳住在一起,因为两人早已情同母女。应翠枝悉心照顾老人,每天给她做可口的饭菜,经常给婆婆洗衣、擦身,有空就陪婆婆聊天;婆婆上厕所不方便,她就给婆婆准备了一个桶,每天端屎倒尿;怕婆婆走路摔倒,她经常搀扶着婆婆,不离左右。

“俺妈饭量还可以。她喜欢喝稀饭,俺家早饭、晚饭大多是稀饭和馍、菜。为了给她增加营养,我会在稀饭里加鸡蛋或牛奶。俺妈每天都吃两三个鸡蛋。中午就吃面条或米饭。她牙口不好,我就把饭菜做得软烂一点儿,有时候还单独给她做爱吃的饭菜。”应翠枝笑着说。对于一日三餐,张勋妮并不挑剔,但应翠枝十分细心,哪种饭菜婆婆吃得少,她就知道是老人不爱吃,以后就尽量少做或不做。平时她还经常给婆婆买鸡蛋糕、馓子、饼干等零食。为了照顾老人,应翠枝从没有出过远门,每天都守在老人身边。

虽然已年逾百岁,但老人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如今还有很多黑发。“俺妈身体一直挺好,90多岁时还能到地里除草哩。”提起婆婆的长寿秘诀,应翠枝笑着说,“俺妈不爱操心,啥事儿也不往心里搁。”

如今张勋妮老人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女儿们时常来看望她,孙辈们也十分孝顺,和母亲一起悉心照顾老人,让老人安享天伦之乐。

张勋妮和儿媳应翠枝。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