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

深情的行吟诗人
——张一曼散文印象

《水韵沙澧》文艺副刊是漯河文学文艺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本刊的宗旨是一如既往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为传播先进文化不遗余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出更多的新人新作,为我市的文化建设备足后劲。因此,我们将对那些有创作潜力的沙澧写手加大扶持力度,对水平较高的作品将集束刊发;也会不定期推出各类体裁、题材的专版,甚至会推出个人专版,并为其举行作品研讨会等。敬请关注。

■朱 超

初识张一曼,是在水韵沙澧读书会举办的读书分享会上,有些林黛玉气质的她的发言《书是一把伞》,把我带入一个略带沉重又充满励志的个人成长世界。

如果说没有伞的孩子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要学会努力奔跑,那童年的张一曼无疑就是那个没有伞的孩子——困顿到捉襟见肘的日子,小女孩躲在父亲搭起的塑料棚下聆听雨落的声音。雨声层次分明,顺着小女孩起伏的心绪,滴滴答答响到天明。这种有别于同时代女孩优渥家境的独特经历,使得张一曼的文字带着一股天然的敏感。这种敏感,让她痛苦、失落、自卑、敏感,又让她机警、悲悯、博爱、深情,这从她的文章《永不再见的别离》《生命的滋养》中能窥见端倪。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是大多数成年人面对生活诘问时给出的答案。可张一曼不愿意这么想,她有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藏于内心深处。雨后草木葱茏的河堤,台阶下河水的温润气息,都是她灵感的源泉。漫步河边,不必披发跣足,载歌载舞,只需款款独行,用眼光去丈量每一株细草,用耳朵去倾听每一缕微风。目光所及皆是风景,万籁俱寂,只有心弦随风波动。《春日趣事》《时光》让人沐浴着和风暖阳,回想起动人心事,一时莞尔。

生活中的张一曼,属于被动型人格,不太善于主动与人交往,对生活里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多付诸文字。特别是心底最深处的想法或渴望,不便与人交流时,就一句两句、一段两段、一篇一章地记,不知不觉中记了好多年。自怨自艾也好,疏解心结也罢,文字真切地救治着她,成为她最好的伴侣。文字,或者说文学,将她那些不为人知的伤痛改了模样,让她的心灵总能找到出口。

如果你不曾体会过独自面对茫茫夜色辗转反侧等待天亮的焦灼,就未必能感受到一位行吟诗人字里行间的落寞和忧伤。如果你在张一曼的文章里看到连绵的逗号,不必惊讶,那只是她执着于语气和心绪的大胆尝试。不管一段话有没有结束,她都会在最后放一个小小的逗号。偶尔用句号做结的时候,心里也总是怀着一股毅然决然的悲凉,似是无力又似是放弃。这种略带偏执的习惯,其实和她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以18岁为节点,她让自己在别人眼中长大,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个看似已经长大的女孩内心有多怕、有多慌。长大的喜悦好像没那么强烈,小时候的理想似乎也不曾被自己努力靠近,尚不知道未来的路有几条可选。18岁的她就这样跌跌撞撞走到了人生的起点。这起点不是出生、不是家庭,不是千差万别的校园生活,而是第一份工作。那是成为大人后的第一次抉择,那抉择由自己负责。

只是,从当年的慌乱中走出的张一曼,并不知道自己能否担得起往后冗长的时光。所以,她时常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慌乱也再次光临。那慌乱告诉她说:人生本就有不断变换的起点呀,否则又怎么会有人生无常这样的词儿呢?回首过往,当目光想要投向前方的时候,张一曼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梦境,那一瞬间,她接受了慌乱说的话。

正因为有过曾经的慌乱,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张一曼才越来越清晰地知道了自己最珍视的是什么——是工作,是家庭,是朋友,是自己。几日不见就让她牵肠挂肚的孩子们、走过半生相濡以沫的爱人、志趣相投畅所欲言的朋友、独步河边且歌且吟的自由感觉……除了枕戈待旦的机警、岸边行吟的洒脱,张一曼的独特还在于她是刻意与生活保持距离的感受者、倾听者和记录者。

一个人无可避免地要过自己的生活,但与生活的距离却取决于内心的选择。张一曼的文字少有矫揉造作和光鲜华丽,她用沉静、疏离的笔调感受着故乡风物,倾听着乡邻诉说,记录着乡村生活的变迁。《村子》《村西有棵白桑》《地边儿》《村里的构桃树》,记忆中的乡音乡情在时光中发酵,越发醇厚香浓,一丝一缕都是往昔生活的味道。这种回顾并非简单地罗列,而是遵从作者内心的情感逻辑,扎实绵密,稳当厚重。

总的来说,张一曼的散文质朴、真挚、自在、洒脱,带着田间泥土的气息,也带着热爱生活的鲜明印记,充满质感的语言,闪烁着灵性的光芒。不论是对生活时刻保持的热爱,还是在河边行走的写意抒怀,都恰如其分地把自己的思索与情致融入华美篇章,给人以美的启迪和想象。就总体创作而言,张一曼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基调过于悲凉,实质上,个人认为,她的语言质感和文学触感更适合进行小说创作,建议她尝试小说创作。或许,在小说的广阔田野里,她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沙澧

写手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