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陈猛猛
自从大二那年暑假支教期间吃了一个多月的土豆之后,我看见土豆就反胃,很少再吃。
那年暑假,我作为文学院“向阳花”支教队的一员,和十几名支教队员一块儿,到一所偏远的山区小学支教。没有出发前,我还在心里憧憬着美好的支教生活:山区处处山清水秀,一群淳朴的孩子,我们十多个支教老师化身火种,以燎原之势将知识的种子撒播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想到这些,我就心潮澎湃起来。
可坐完火车又坐汽车一路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后,贫困山区的生活条件让我心中的美好憧憬消失得无影无踪。孩子们的校舍条件简陋,我们被安排在一间由很大的教室临时改装的宿舍里,厨房是学校附近老乡腾出来的一间屋子。
为节省开支,需要有空闲的老师轮班做饭。除了米面油这些必备的食材外,好心的村主任给我们用三轮车带来了两大袋子土豆,于是我们就顿顿用土豆做菜肴。刚开始大伙吃起土豆来感觉还不错,洗干净、去皮,切成细细的土豆丝,在油锅里拌着青辣椒爆炒,也算是挺不错的下饭菜。可一个星期之后,天天吃土豆的生活让支教队员们都受不了了,几个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支教队员宁愿用馒头就着辣椒吃,也不愿意吃炒土豆丝。他们说,一看到土豆就没了食欲。支教结束后,队员们都吐槽说这是把一生要吃的土豆都提前吃完了,我则连再看一眼土豆的勇气都没了。
前段时间,当看到电影《长津湖》中的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啃着无比坚硬的黑色土豆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由于物资匮乏,稀松平常的土豆成了战场上的保命食物。这些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土豆在那时是希望、是力量。“为着后辈不打仗,毅然跨过鸭绿江。”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著名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那句话:“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感恩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看完电影《长津湖》,我又开始吃土豆了,且吃起来是那样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