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教育局创新建立“12345”校园安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三零”(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为平安漯河建设做出积极贡献。2021年,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消防工作先进单位、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单位。
“12345”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即明确一个目标、加强双重预防、筑牢三道屏障、落实四项责任、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努力创建“三零”平安校园。该局按照“组织领导保障有力、治安防范严密有效、矛盾纠纷妥善化解、重点人群帮教到位、安全隐患整治有效、法治建设持续深入、公共服务优质高效、人民群众普遍满意”的创建要求,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防护水平和风险防范化解能力。2021年,市教育局联合市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公安局评选表彰市级平安校园17个。漯河高中、漯河二高、市第二实验中学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
加强双重预防,就是扎实推进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按照“有科学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全面覆盖的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体系、有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线上线下的智能化信息平台、有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制度”工作标准,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2021年,我市新增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学校50所。
筑牢三道屏障,就是重点做好安全教育、隐患排查治理、督导检查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围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等内容,积极推动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省消防安全示范课和第五届全省儿童消防绘画作文大赛中,我市36人获奖,占全省获奖总人数的16%。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夏楠、漯河小学学生王绚兮分别获得省级一等奖。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隐患排查日报告、周报告制度,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消防安全大排查专项行动、彩钢板综合治理等工作。成立综合风险普查小组,分两批次随机抽取227所学校开展现场质检核查。整治易燃可燃夹芯材料彩钢板39处,拆除彩钢板建筑8745平方米;整改使用液化气罐的学校周围门面房30家。做好督导检查工作。建立“学校自查、县区排查、市级抽查”三级督导检查体系,实现检查常态化。2021年,该局共开展市级校园安全联合检查9次,检查学校170多所,共发现安全隐患968处。目前存在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落实四项责任,就是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家庭管理责任。各县(区)党委、政府将行政区域内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纳入监管范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负责教育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各学校建立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形成管理闭环;强化家校合作,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
开展五大专项行动,就是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诈骗、防溺水、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工作。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推进行动。按照相关要求,完成2021年省定全市50%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任务。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选出733名首席食品安全官,对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进行专业化管理,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建设提升行动。联合相关部门,整改校园周边售卖烟酒店铺312家,福彩站点10处,体彩站点17处,酒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6处。开展反诈宣传推广行动。在“小手拉大手”反电信诈骗行动中,全市师生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金钟罩”小程序总人数为42.6万人,占师生总人数的85%。开展“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开展签订目标责任书、同上一堂防溺课等宣传教育活动,确保防溺水安全教育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
张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