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月14日 星期

正确对待敏感的孩子


■王晓景

“我的孩子容易受到惊吓,会闻到别人闻不到的气味儿。”“他对疼痛非常敏感,有一点儿不适就会大哭。”“他在生人面前比较害羞,在熟人面前才能顺畅地表达。”……一些家长谈起自己孩子的这些特点,忧心忡忡,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反应,认为孩子太敏感,甚至“很难搞”“很任性”。

“敏感”,字面意思是天生具有敏锐感觉。这不是疾病,也不是障碍,而是一种特质。敏感孩子很容易被贴上“玻璃心”“矫情”“脆弱”等标签。怎么把这些特质变成优点呢?家长在照顾敏感孩子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正向看待特质。敏感不是疾病,也不是障碍,是“敏感力”“心思细腻”的正向能力。敏感的孩子能感知事物细微的差别,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内心世界。家长要肯定这种特质,完全接受并认同孩子,不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不将自己的焦虑与恐惧传递给孩子,多观察孩子对刺激的反应,寻找敏感“症结”,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长处,并积极应对挑战。

营造良好环境。敏感的孩子最怕人歇斯底里或用尖锐的声音说话。家长应该给他们安静独处的空间与时间,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避免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慎用“应该”这个说教利器。即使很敏感,只要能被理解、被爱、被肯定,在温暖和谐的环境里长大,孩子就能以敏感的天赋精彩生活。

培养自主兴趣。许多敏感的孩子都很有艺术天分。大人应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展。无论是读课外书,还是画画、做游戏、劳作、上网、唱歌、玩乐器、和宠物玩耍等,只要有一项孩子热衷,就能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社交、获得自信。

鼓励表达情绪。当孩子处于沮丧、自责状态时,千万别对孩子发出指示、命令,也不要责备或说教,应该对他们的心境表示认同,完全接受他们的心情。这样有助于孩子敞开心扉,将愤怒、悲伤、后悔等不良情绪发泄出来,把对自身灵敏感觉的困惑转化为让生活变得有趣的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