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娟和她的父亲梁俊三。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实 习 生 张爽爽
临颍县有一个家族,五代人历经百余年,在不断创新中传承着走马宫灯制作技艺。近日,临颍县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梁老三走马宫灯制作技艺名列其中。7月23日,记者采访了梁老三走马宫灯第五代传承人梁素娟。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仙音烛、转鹭灯,常见于元宵、中秋等节日。在灯笼内点上蜡烛,蜡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灯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因灯面上绘制的多是武将骑马的图画,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在你追我赶,故名走马灯。走马宫灯外形为宫灯状,原为宫廷专属,后流传到民间。
漯河自古就有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走马宫灯作为灯笼的一种,是漯河富有特色的民间喜庆元素,深受群众喜爱。梁老三走马宫灯的制作可以追溯到清朝晚期。今年46岁的梁素娟是梁老三走马宫灯的第五代传承人。她告诉记者,根据家族族谱记载及代代口口相传,家族中走马宫灯的第一代制作者叫宋祖,是晚清秀才、私塾老师,热爱传统手工艺,跟别人学习了走马宫灯的制作技艺。每年元宵节,宋祖都要制作走马宫灯,悬挂于家门口,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平安。第二代传承人为宋祖的儿子宋禄,出生于1890年,也是一名秀才。他把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手艺加以创新,制作出更牢固、更美观的走马宫灯。
第三代传承人为宋禄的长女宋秀容。她精通走马宫灯、刺绣、剪纸等民间手工艺,制作的走马宫灯深受乡邻喜爱,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给周边群众带来不少快乐。第四代传承人为宋秀容的儿子梁俊三。梁俊三从事艺术教育30余年,有近万名学生跟着他学习书画技艺。
前三代人制作的走马宫灯主要以高粱秸为框架、以纸为面,简单粗糙,很容易损坏。1998年,梁俊三整理了走马宫灯的传统纹样,分析了近万只灯笼的结构后,以桐木为架、以绢为灯面,制作出一对精美的走马宫灯。这对宫灯曾在临颍县的元宵灯会上绽放光彩,梁俊三也成为小有名气的制作走马宫灯的手艺人。
梁素娟是梁俊三的长女,自幼跟着父亲学习书画技艺,是一名石头画画师,其石头画作品远销国内外。谈及与走马宫灯的缘分,梁素娟说:“我小时候物资匮乏,没有什么玩具。每年元宵节,很多孩子都带灯笼去学校,大家一起观看。每到那时,我就会让父亲和我一起制作走马宫灯。”父亲搭走马宫灯的架子,梁素娟剪纸、绘画。当她把制作出的走马宫灯带到学校和同学一起观赏时,总能得到大家的赞扬。这是她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批量生产的各式灯笼越来越多,走马宫灯这种传统的灯笼逐渐被人忘记,愿意去学习其制作技艺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梁俊三坚持创作,在家传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制作出的走马宫灯更加美观、结实。每每父亲制作走马宫灯,梁素娟就在一旁学习、帮忙。
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梁素娟在继承家族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调研宫灯工艺品市场,不断探索创新,将传统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制作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走马宫灯。
“走马宫灯的制作需要用到雕刻、木工、剪纸、绘画、编织、烤漆等诸多工艺,仅灯架部分就要经过开锯、拉花、雕刻、打磨、上漆等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一盏走马宫灯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梁素娟说,走马宫灯里饱含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她将坚守这门老手艺,做好传承,让走马宫灯亮起来、转下去。
文学作品中的走马灯
相关链接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映光鱼隐现,转影骑纵横。”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南宋·姜夔《感赋诗》:“纷纷铁马小回旋,幻出曹公大战年。”
清代·黄桂《走马灯》:“八骏如环结阵行,元宵飞渡寂无声。枚当衔处军中令,战欲酣时纸上兵。汗马不嘶秦塞月,严装尤忆亚夫营。华堂此际烧春宴,武备分明贺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