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9月13日 星期

107之缘


■陈思盈

我所在的城市有107国道穿城而过。十年前,我坐上了婚车,顺着107国道离开了生活近三十年的家,组建了小家。

我的小家在城市西侧靠近107国道处,父母的家在城市最北部107国道东侧。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我们都要走107国道。

从20岁离家外出工作,到30岁组建小家,再到如今的不惑之年,我回父母家的交通方式一直在变化,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交通工具逐步升级,但我回父母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家务、工作、孩子等等将我淹没,我成了“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但父母来我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们像蚂蚁搬家一样将从地里种出来的粮食、蔬果一兜兜送来。孩子3岁前,为让我安心上班,母亲每天早起在老家送完侄女上学,骑上小电动车沿107国道赶来,下午侄女快放学时又骑车赶回。从父母家到我的小家,一来一回三四十公里,那三年时光,母亲的关爱与唠叨填满了我的心和耳朵,也满满地洒在了107国道上。

父母的爱像流水,从不因任何原因断流。他们不仅养育了我,也帮我养育了我的孩子。107国道上,他们的汗水和爱铺成一条坚实的大道,让我和孩子背有所依地生活在人世间。

多年来,在这个与“107”的数字有种种情缘的沙澧小城,我一点点筑木为巢,构筑自己的生活。父母的家像起点,我出发后走出的每一条路都像一条条射线,但无论这射线发往哪个方向,只要买上一张车票,顺着107国道,我都不会迷路。

十年前,新开通的107路公交车开始每天从我家门前经过。它从西城区高铁站出发,经过我家门口站牌时,住在附近的我会悄没声儿上去,“叮”一声刷下公交卡,走到那时而属于我、时而被别人占据的位置,看着窗外的人、事、物。一路上,它会经过那些我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一个个站牌,经过一条叫沙河的小河,经过两所学校、三个菜市场,穿越大半个城市后,到城市北部的新闻大厦去。

十年来,我居住在这个城市的怀中,每天像一尾鱼钻进107路公交车怀中,上班下班,接孩子送孩子。我常带儿子坐107路公交车来单位加班,小小的他喜欢看窗外的风景,认车厢里的字。他曾无数次借玻璃窗上的雾气,用稚嫩的小手写“妈妈我爱你”,曾问过无数个为什么。有时我实在答不上来,只有望着窗外的风景若有所思。十年来,他从襁褓婴儿渐渐长成小小少年。有时,看到他和同学手拉手走在一起,我心里会有一丝丝失落,觉得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每次乘坐107路公交车,我总会下意识地选择最后一排靠右窗的位置坐。这个习惯,源自2002年时我看过的韩剧《冬季恋歌》,痴情女孩每次坐上那趟和已故恋人同坐过的公交车,都会下意识坐到曾经最后一排位置上。带着这份执念,有时我也会想起张爱玲写过的和公交车有关的文字。也许,很多城市都有107路公交车,在不同城市演绎不同的故事。它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各条街道,承载着人们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生生不息。

107路公交车上,我曾碰到过多年未见的同学,最终又因人生际遇不同再度失联。这就是生活吧!能一直留在你身边的人寥若晨星。我最好的朋友住在城市最北部,107路也从她家门前经过,她每次下班会经过我的单位,经过时常给我发微信“我想你了”!

107路公交车上,我邂逅过几个分散在这条线路上的朋友,他们自带光芒,像散落的珍珠,被107路公交车这条绿色链子串起,镶嵌于沙澧河岸边,装饰着城市的白天和黑夜。他们坐过的座位我曾坐过。女司机甜甜地问好,都在我们心中留下过涟漪。

十年来,父母的家进行了翻建,破旧的村居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小别墅;我的小家也由最初组建时的家徒四壁,变成了弥漫书香、花香、墨香的温馨之家。

十年来,107国道经历过几次改建、扩建,这条连接我和父母的纽带正变得越来越现代化;107路公交车也由最初的小车型换成了如今的新型全电动公交车,既环保又美观。

十年来,我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慢慢成熟。

有公交车的地方就有城市,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故事。在这个107国道穿城而过的城市,在这个城市的107路公交车上,还有许多温情的故事正在上演……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