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13日 星期

牛行街的秋天


■七 南

风沿着澧河拐了一个弯儿,从犇园上岸,向北吹向牛行街。牛行街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挥舞着巴掌状的叶子,摇晃着如铃的青果,同声和着蝉的嘶鸣,奏响了秋天的序曲。风过处,带走梧桐枝头盛夏的苍绿、刷上初秋的第一桶黄漆,直到把街上的每一棵梧桐树都染成金黄,直到将所有的梧桐叶卷离枝头,卷到岁月深处……

小区西门正对着牛行街。从2013年秋天搬到这里,我在此处住了近十年。在漯河的所有大街小巷里它虽算不上繁华,但也绝不清冷,我最熟悉的莫过于它了。晨昏四时,雨雪阴晴,我都曾在这条街上走过,有时步行,有时骑车,有时独自一人,有时和友人并肩或牵着小儿的手,或急促或沉缓地走在这条街上。

关于街名,不知缘由的人容易误解。我大学同学第一次来时就曾发出疑问,小儿识字后也曾指着路牌问我:“妈妈,它为什么叫牛行街?因为是给牛行走的吗?”我笑了笑告诉他,从前这条街上开的都是牛行。行是店铺,和银行一样,不是行走的意思,所以才叫牛行街。翻阅相关史料会知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牛行街的鼎盛时期,牛行高达140多家,全年交易牲畜80万头。这里每年还举办骡马大会,戏台连片,玩杂技的、变魔术的、卖小吃的,人山人海……

现在,牛行街上已经完全没有牛的影子,除了街名,牛的“哞哞”声只在老一辈的记忆里回荡。有时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是否可在街上选取适合的位置立上雕塑,让初次走上牛行街的人,能直观地明白街名的意思,而不至于产生误解。让生活在牛行街附近的人也可以在雕塑面前缅怀它曾经的辉煌,在记忆深处采撷它的人声鼎沸。

和其他街巷一样,牛行街两旁也有各种店铺,小吃店居多,天南海北之味荟萃于此,浓浓的烟火气随风在街道飘荡。除此之外,还有理发店、便利店、火烧铺子、渔具行、影楼、时装店……一条街道的丰腴便就此显现了。我常去的五金店是一对年轻夫妇开的。他们为人温和,我家里有需要更换的电器或自己搞不定的维修难题时,一个电话他们就到,为我解决了很多生活的小问题。

晚饭后我去散步,常见那家洗车行的一家五口在梧桐树下的小方桌上吃晚餐,简单的饭食却吃得满是欢声笑语,从旁边路过的人都能感到一种温馨的亲情、平凡的幸福和甜甜的生活气息,让人心生感慨。在人人忙碌的当下,下班后常有各种应酬,多数家庭共进晚餐的机会不多,所以他们的幸福让我觉得可贵,也由此感受到一条街道的温情。

几家店铺门前不约而同地种了凤仙花、香花子、格桑花、太阳花,用完的空油壶、削去把手部分的洗衣液瓶子、破了一角的塑料盆,盛了土扎上几个孔就做了花盆。这小小的风景,是一条城市街道的柔软所在。这些花应该来自同一把种子,发了芽后被各家分了去,盛夏时开得如火如荼;现在已过花期,只零星地在枝端开着几朵小花,拿一分的精力给晚打的花苞,其余九分精力都用来孕育种子,作为秋季的献礼,储下来年的花开。

我随手摘了几片香花的叶子,凑近了闻,有一种幽香,仿佛来自故乡的旷野,缓缓地入了心肺。小时候我将它别在马尾上、夹在耳朵上,蚊子就不敢靠近了。

常常是一夜秋雨过后,法国梧桐树上成批的黄叶掉下来,牛行街便显出了它的萧瑟。这些沾着雨水的落叶铺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像铺了一层落叶的地毯,从街头一直铺到街尾。我有时会踩着落叶在树下站立半晌,水洼映着一片片小小的天空。下着雨,水洼就跳着动着;雨停了,水洼就闪着光亮。树丛里已经听不见寒蝉的嘶鸣,天空中不时见到南飞的雁群,风里的寒意促使街上缓行的老人和孩童加了薄衫。我知道,牛行街的秋意更深了……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