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27日 星期

看电影的变化


■特约撰稿人 邢得安

自从随儿子出去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乍一回来,一切都觉得既熟悉又新鲜。

晚上,听说村文化广场放映公益电影,我催促老伴早点儿去,好坐个好位置。哪知老伴却说:“放心吧,有你坐不完的好位置。”我问为什么,老伴说:“在农村爱看电影的大部分是岁数大的和在家带小孩的人。因为年龄原因,他们平常不太会用手机,农闲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就在家待着看看电视、听听广播。就是赶上村里放电影,比起咱们那些年跑着看电影的场面也小多了。”我若有所思。

夜幕降临,社区广场上的村民都沉浸在电影的剧情中,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闷声不语,大家完全融入了看电影的无限快乐当中。当屏幕上响起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歌曲时,老人们不约而同地跟着哼了起来。电影结束了,大家还意犹未尽地交头接耳,依依不舍地离开。

我是个电影迷——年轻的时候,只要听说十里八乡哪里放电影,就算不吃晚饭也要去,尤其是戏剧片。农村放电影不比城里,没有固定的场地,只要看着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能扯开幕布就行,场地好与坏丝毫不影响观众的观看热情。记得有一次,听说离我们村七八里地的澧河村晚上有电影,并且是豫剧《朝阳沟》,我们下工后连晚饭都没吃,拿上一个干馍就走了。即使这样,待我们赶到时已是人山人海,就连柴草垛上、半截墙上都坐满了人。那时候片源稀少,有时候几个地方同时演一部电影,就需要有人专门骑着自行车把电影胶片从刚演过的地方送到下一个等待演出的地方,甚至下下个等待演出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跑片”。这样,往往是等到最后一个地方演出结束后,天都要亮了。类似这样的事情,那些年我们没少干,没少被别人喊“疯子”。但是,为了一饱眼福,觉得叫什么都无所谓,反正是值了。

如今,随着影视娱乐科技的飞速发展,加上电脑、手机、家庭影院等观影途径的增多,农村放露天电影的情景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就拿我们家来说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盖了两所房子,室内家具和家用电器也是去旧换新,光是电视机就换了两个:先是老式的换成液晶的,再是小屏的换成大屏的。就连厨房也进行了彻底革命——原来的土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燃气灶和大理石橱柜。以前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遥控器掌握在年轻人手里;现在电视机前只剩下了我们俩。正如老伴说的,变化太大了。

光阴荏苒,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从露天影院到现代影城,每一代人关于电影的记忆都不尽相同。它们用影像记录着城市的变迁,也记录着普通人的幸福与哀愁,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