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1月2日 星期

推动体育家庭作业落地生根


■张婧华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基础教育生态重构,学校主阵地作用得以加强,社会教育环境得以净化,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得以明显减轻。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倡导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等。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获得了充足的课余时间,但一些中小学生沉迷于短视频、游戏、网文等,占用其大部分课余时间,运动时间反而少了。对学生而言,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并非易事。如何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将成为学生和家长面临的新难题。在家长看来,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十分有必要,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家庭作业旨在提高学生自主运动能力,对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当下,体育家庭作业在各校已经有了很多的实践,但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尚待考证。即使学生完成了体育家庭作业,也可能缺乏教师的及时反馈与评价。体育家庭作业需要兼顾教育性和娱乐性、基础性和差异性、普及性和提高性,但现实情况下,我国师范体育相关专业在教育学理论知识、学生专业教学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基本能力等培养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虽然体育家庭作业获得了很多家长的认可,但是在升学压力面前,不少家长往往更加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当体育家庭作业和其他作业发生冲突时,体育家庭作业往往被迫让位。总之,对体育家庭作业的探索还需进一步加深,如何布置、布置什么内容、如何评价,在落实层面仍任重道远。

教师在“计划—实施—反馈”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实现素质提升。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化是当前解决学生体质问题、促进学生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尽管当前体育家庭作业落实起来有困难,但是从长远看,的确是能够引起大众对体育重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好习惯的重要突破口。

因此,营造家校社一体化的体育锻炼环境,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加强家长对体育家庭作业的监督;学校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加强对体育家庭作业的指导,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积极推广中小学校选聘健康副校长,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以保障体育家庭作业质量,建立健全反馈与评价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等,都将是体育家庭作业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