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因饮食不健康、不规律而患上了胃病。因此,治疗胃病的药物也成了家中的常备药。胃病用药要格外注意服用时间,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用药方法才能起到一定的疗效。治疗胃病的药一般分为五种:促胃动力药、抗酸药、抑酸药、抗幽门螺旋杆菌药以及胃黏膜保护药。那么,这些药物适合什么时候服用呢?
促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通常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待进食时药效恰好到达高峰,以便发挥较好的疗效。
抗酸药。中和胃酸,能迅速缓解胃灼烧、疼痛等症状,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一般在餐前半小时或胃痛发作时服用,如氢氧化铝。
抑酸药。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等。其中拉唑类质子泵抑制剂的吸收容易受胃内食物的影响,需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如奥美拉唑。替丁类H2受体阻断剂不受胃内食物影响,可餐后或睡前服用,如西咪替丁。
抗幽门螺旋杆菌药。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晨起或睡前空腹服用最佳。胶体铋制剂只有与胃黏膜直接接触,才能起到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故应在两餐之间服。抗生素类药物则需要根据不同的种类,选择餐前或餐后服用。
胃黏膜保护药。影响此类药物疗效的关键在于胃内药物的浓度,以及药物与胃黏膜接触的时间。因此在两餐之间或睡前服用效果最佳,如硫糖铝(睡前)、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饭前)、替普瑞酮(饭后)。
漯河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杨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