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

红旗渠之行


■特约撰稿人 吴继红

2017年11月,我去林州学习,有幸瞻仰了红旗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一条“人工天河”,耗时近十年,被称为新中国的奇迹和世界第八大奇迹。

走在红旗渠的堤坝上,与缓缓流动的渠水一道盘桓于陡峭的山壁间,我在视野开阔的地方回首眺望,山腰的水渠、山脚的公路和谷底的河流并行延伸,渐渐隐没在层峦叠嶂之中。红旗渠的源头就在这望不到边的山峰后面,悬挂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之上。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主景。它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过,极目远眺,太行之雄、险、奇、秀尽收眼底。看着眼前壮美的风光,我们“啧啧”称奇。

林州处于河南、山西交界处。这个地方,干旱的印记刻骨铭心。为了水,很多人携家带口、背井离乡。1959年,林县境内的4条河流再次断流干涸,水渠无水可引,群众无水可吃。林县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水源丰富的浊漳河。1960年2月,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和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他们开始修建红旗渠。

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全县只有150亩耕地、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但当地人民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没有睡的地方,民工们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没有先进的工具,民工们就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没有水泥、炸药,民工们就自己想办法生产;没有先进的测量工具,技术员就让人用绳索把自己吊在悬崖峭壁上……红旗渠一共修了十年,塌方和落石夺走了81位民工的生命。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处断壁,每一个隧洞都有一段让人肃然起敬的往事;我们擦肩而过的那些山石,每一块都曾有人洒过鲜血。特别是总干渠修到狼牙山“小鬼脸”上时,悬崖峭壁下是漳河,除了开山凿洞,别无办法。但在凿洞时却遇到了两个困难:一是坚硬如钢的石英岩,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二是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暂时停工。林县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当即从各公社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一支突击队,继续施工。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青年们便想出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使日进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2米多;口粮低填不饱肚子,大家就上山挖野菜、下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身体浮肿,仍坚守在工地……就这样,300名青年经过17个月的英勇奋战,终于在垂直的绝壁上凿出了这个600多米的隧洞。可以说,这600多米中的一锤、一锄、一锹、一镐,都是人们以血肉之躯与石英岩的对抗,也是人们内心绝不放弃的倔强。为了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这个隧洞被命名为“青年洞”,并由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洞名。

当红旗渠完工、闸门开启、漳河水滚滚而来时,无数人站在渠边号啕大哭。我虽无法想象,当年红旗渠完工时,沿途所有村庄房屋顶上都插着红旗、人们欢欣鼓舞眼含热泪奔走相告的景象,却在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红旗渠的红,是贯穿红旗渠的主色调,是凝聚人心的红,也是热血灌溉的红。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奇迹,更是一种精神信念。它是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也是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更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代又一代的林州人从红旗渠精神里汲取精神养料,又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他们扎根林州、扎根太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祖辈们传下来的红旗渠精神。

我的表姐夫,是一名从林州走出来的大学生。他上学时非常艰苦,从没舍得打过菜,只打一份米,菜是家人给他腌的咸菜。他说自己能吃到白米饭就已经很幸福了,很多老家人一年四季都是吃的杂粮、咸菜……毕业后,他留在了城市,因为特别能吃苦,工作成绩突出,30多岁就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可当有一天单位征求挂职意愿的时候,这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却放下了城市优渥安闲的生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林州老家,而且一待就是好几年,第一轮挂职结束又主动申请参加下一轮……他说:“我出生在这太行山里,我的祖辈战太行,我这一代出太行,我希望我的下一代能够富太行、美太行……”

返程的路上,我感慨万千。红旗渠精神是什么?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当年,修建红旗渠青年洞的300名青年遇见的时代或许不是最好的时代,但时代有幸,遇见了热血沸腾的他们。今天,我们物质生活日渐富足,那么,我们作为年富力强的青年,又该怎样投身这滚滚洪流,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火热的时代呢?我陷入了深思……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