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3月21日 星期

诗词中的桃花


清代恽寿平《桃花图》

历代诗词中有着无数题咏桃花的佳作。王维在《辋川别业》中吟:“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中赞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苏轼的《送别诗》里描写:“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李弥逊的《诉衷情》则咏叹:“小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古人不仅喜爱在诗词歌赋中描摹桃花的自然物形象,还常常通过它来抒情表意,于是,桃花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渐渐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学意象,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蕴。其中,最常被说到的意象之一,便是“春”的象征。

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仲春季》中记载:“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华,仓庚鸣。”桃生长于冬末早春之时,常常被视为是春日里最早盛放的花色,正如苏轼所作的《桃花》中的描绘:“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监,惊鱼水溅桥。”

古代文人在描摹春景铺陈春光时,最是喜欢以桃花落笔。陆游的《泛舟观桃花》便是以花和酒答谢春日,诗曰:“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唐代诗人吴融在《桃花》中曰:“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渲染出极其灿烂的融融春色。王维的《春园即事》里吟曰:“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杜甫的《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中描写:“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又如宋代诗人黄升的《重叠金·除日立春》中也写道:“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而陈亮的《采桑子》亦云:“桃花已作东风笑,小蕊嫣然,春色喧妍。”

总体来说,古时候桃花既得帝王贵胄的偏爱,也是点缀寻常百姓家的胜景。如唐太宗李世民曾作《咏桃》,称:“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元稹的《南家桃》中则写道:“南家桃树深红色,日照露光看不得。”描述了一番最为朴实又惬意的景色。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桃花象征着春,也即象征着生机盎然。显然,桃花文化中包含着对自然与生命的崇敬。据《北京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