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7月18日 星期

远香塘赏荷


■谭艺君

炎炎夏日,“荷”以消暑。近段时间,在漯河人的抖音视频和朋友圈中可以看到,到远香塘赏荷拍照是一件很浪漫、很惬意的事。

远香塘位于沙澧河风景区沙河北岸、历史文化广场以西,有东、西两湖,中间以水道相连。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里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句子,以荷香喻人品。远香塘的名字大概就取自此文吧!

周末,我和三五亲友相约到远香塘赏荷。4.8万平方米的湖面碧波荡漾,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荷叶铺满湖面,在风中翻涌着绿色的波涛;芙蕖灿烂,雪白粉红,捧着阳光的杯盏,漂浮在绿波之上,风韵无边,诠释着夏日的奔放。

走在木质的亲水步道上,荷香绕曲岸,朵朵荷花把粉面一齐转向我。

近观荷花,白荷清姿傲骨、似玉如雪,被花蕊围簇的莲蓬呈现出娇嫩的黄色;粉荷婀娜多姿、濯影清流,片片粉色花瓣似饱蘸玫红色彩的毛笔点在尖上,无声地晕染开来;红荷涉暑而来,灼灼其华,自有一番妩媚风流。沿曲折的步道缓缓前行,一幅翠绿、雪白和粉红濡染的风情画卷在水面徐徐展开。朵朵荷花亭亭立于步道一侧,艳而不妖,带着女神的明媚气质。后面的荷踮起脚尖,把花骨朵举过头顶。轻风拂过,所有的荷花都跳起曼妙的水上芭蕾。此时,我不想再试图描绘荷花之美。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写荷花的篇章灿若繁星,历代文人墨客已经把那些美好的词汇都用尽了,展卷便是穿越千年的风雅,俯拾皆是照进现实的绝唱。这让人流连忘返的远香塘正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走过莲叶田田,对岸正传来悠扬的小调,“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误入藕花深处,也曾惊起一滩鸥鹭。看吧,鱼群不时跃出水面,溅起朵朵浪花,不知名的白色水鸟掠过,双翼翻转,荡开一种浪漫。这不正是“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渠细细香”吗?一脚迈进最深的夏天,花开正盛,你却怜惜刹那的芳华,亦想“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雨后,你也曾和诗人一样细嗅荷香,挥笔写下一行平仄相生的句子:“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园香。”满塘荷香,一壶月色,索性不醉不归。此时乡愁与相思都可寄托于莲荷。“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带着真性情,才能读懂荷。此时,我只想盛开为远香塘里的一朵荷花,抖一抖衣袖就将尘世的风霜拂落。

风一阵阵地贴着水面飞来,携着清凉吻过面颊,驱散酷热天气带来的焦灼感。“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荷叶沐风,层层翻卷,如飞扬的裙裾。朱自清在散文《荷塘月色》中写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便是那舞女,将“她”们深深浅浅的荷叶罗裙铺满水面,被阳光照射得碧如玉盘,错落在低处的“只此青绿”,每条荷叶罗裙上都缀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倏忽,荷叶左右摇晃几下,那水晶珠就落进水中不见了。

上午九时,前来赏荷的市民络绎不绝。人们拿着手机、相机边赏边拍,无人机在空中盘旋。身着汉服的少女笑声如碎玉,碧罗裙、芙蓉面,融入荷塘背景,宛如一张灵动的、精致的工笔画。

置身于美不胜收的远香塘,你是否记得,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黄昏时分,我又陪母亲来远香塘赏荷。天空被晚霞染成绚烂的紫红色,四周楼群和远远近近的街灯都亮了,恣意晕染着湖面。荷花晨开暮合,夜晚花瓣聚拢、抱紧花蕊。水亭烟榭晚凉中,绿伞翠盖,灯光荷影,别有一番情致,母亲眼中尽是惊艳。母亲从小就生活在远香塘北岸的郾城西街。她告诉我,她小时候这里只是两个臭水塘,塘水很脏,布满绿藻。其实,很多漯河人都记得这两个臭水塘,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都倾倒于塘里,还有工厂向塘中排污。塘边杂草丛生,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2018年10月,两湖区域提升改造工程开始建设。经过截污、清淤、造景、绿化、亮化以及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等,至2019年7月,两湖注水完成,远香塘提升改造工程主体完工,两湖实现了华丽蝶变。湖中广植荷花,成为漯河人都向往的赏荷胜地。在这里,你所体味到的夏日美好不只是荷。湖面波光粼粼,湖心岛绿树成荫,荷与岸边各种绿植、周边民居以及远处的楼群和谐相融,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美丽的风景。行走在河岸边,蛙鸣蝉噪,各种植物繁茂生长。几棵大杉树投下绿荫,粗壮的根延展到远处,细听树身里仿佛有年轮的回响。坐在两湖之间小树林的休闲长椅上观荷,时光安谧,岁月静好,我心中盛满小小的快乐和满足。

臭水塘变身为远香塘,周边群众更是幸福感满满。“几年前的臭水塘谁见谁烦,特别是我们这些塘边的住户,躲都没处躲。如今不仅推门见荷,每天早晚还能在荷塘边遛弯健身,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几名在远香塘边散步的居民感慨地说。

荷花是“负荷之花”。“何”字最早出自甲骨文,本义是扛在肩上、担负,后来多作为疑问代词。“何”字上扛着草字头,表示把叶子或花扛在肩上。“荷”本身也有承担、担负之义,比如我们熟悉的“荷载”“负荷”。满塘风荷,香远益清;荷叶田田,福气“莲莲”。远香塘的荷花,“负荷”的正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这个夏天,你一定要去远香塘,看看荷花、闻闻莲香。那悠悠荷韵里,贮满岁月的馈赠与深情。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