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7月18日 星期

梦中薄荷香


■安小悠

幼时,在颍河南岸一处水闸旁有大丛薄荷,生得极蓬勃,尤其端午节前后,深可没膝。水闸用赭红色的石头垒砌,墙头绵延碧青的薄荷——赭石碧荷已是大美,可似乎还有谁嫌这样的画面过于单薄,就让金色麦田加入其中当背景。这样一来,画面就只能用“妙绝”来形容了。

我坐在水闸高处远望,风摇薄荷,也摇麦田,波澜之中流淌出故乡的味道。彼时我是未曾离家的少年,未尝乡愁,亦不知何为故乡之味。后来别居他乡,经时光和距离的发酵,故乡的味道便在心里升腾。那是薄荷和麦子的混合香味——薄荷有一种冷香,麦香里带着一种丰腴,小小的我嗅着这样的气味,觉得即使生活贫困,也值得歌颂和热爱。

我查阅了很多典籍,想找到薄荷的缘起,但收获寥寥。《诗经》里那么多草木,卷耳、芣苢、蘩、薇、艾、葛、萧……却不见薄荷,但又觉得它到处都在——即使不单独成篇,也一定和在水一方的蒹葭、彼泽之陂的蒲荷、在河之洲的荇菜长在一起,一丛丛、一蓬蓬,兀自芬芳着。薄荷别名很多,陆游诗云“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唐珙作“牡丹架暖眠春昼,薄荷香浓醉晓晴”,刘克庄亦作“篱间薄荷堪谋醉,何必区区慕细鳞”,皆言薄荷香可醉人。我喜欢用手在薄荷丛间轻轻抚摸,馥郁的香在指间流淌,经久不散。薄荷的香是一种幽香,有空山幽兰的雅致,有晨钟暮鼓的沉静,亦有牧童吹笛的清扬。薄荷香透,在黄昏里仿佛携着千年的诗篇,一缕晚风一缕香,浮动间将千年的故事颂扬……

薄荷是野菜。《救荒本草》中有薄荷“救饥采苗叶煠熟,换水浸去辣味,油盐调食”的记载。炎夏掐一把鲜嫩的薄荷头,与凉菜同拌,入口清爽。或与鸡蛋同煎,颇有风味。或将薄荷洗净切碎,加入面粉揉成面团,拍成巴掌大、一寸厚的小饼,入锅煎至两面金黄,比葱香饼好吃。或采嫩叶入水慢熬,汁尽取渣,入绿豆、粳米、冰糖继续熬煮,豆米皆开花时粥成。薄荷粥甜而不腻、老少皆宜。或用薄荷炖鱼,不仅增色,还能去腥。或取嫩叶或干叶开水冲泡,田间劳作后喝上几口,舌津生香、暑意消半。

《本草纲目》里说:“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幼时我被蚊虫叮咬、蜂虿蜇伤,母亲就掐两片薄荷叶,一片揉搓后擦涂患处,一片贴在患处,消肿止痒有奇效。午后犯困,取薄荷叶在太阳穴处揉擦,提神醒脑。若火毒生疮,取薄荷煎汁频涂,可立愈。若用薄荷泡脚,消蚊解暑。

薄荷有一颗素心,不择土壤、随遇而安,在隰洼之地能生,在山川之巅能活,囿于墙围花盆也能如小家碧玉。即使西风肃杀、霜雪压顶,仅靠泥土里深埋的一根小小的根须,它也能在泥土里排兵布阵,在来年春风中再生,绽放出独特的风采。

温庭筠有一句诗我很喜欢:“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当他在异乡途中思乡时,梦中是凫雁满塘;而当我想起故乡时,梦中薄荷生香。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