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玲
我非常喜欢烧汤花这个名字,听着这三个字,心里就涌起一股温暖和踏实。
这是家乡常见的一种花。春天播种,夏季开花,直到深秋,它都在开花,花色以玫红色最多,形状像一个个细长的小喇叭。喇叭中心是几根细长的花蕊,给人一种它要冲天高呼的感觉。也总让人想起喇叭或唢呐,对着长空无所顾忌地吹。
这是一种让人看着就欢喜的花。村里唱戏时,喇叭和唢呐传递的就是欢快。尤其是唱到娶亲抬花轿时,那声音格外嘹亮、喜庆,都吹到天上去了。热闹,生活才有滋味——这应该是人们喜欢烧汤花的原因吧。它总是在傍晚开花,正是农妇做晚饭的时候。在老家,做晚饭叫烧汤。它的名字是由此而来吗?
我总会想起这样的画面——黄昏时分,暮色渐起,几名围坐在一起的妇人在做针线,墙头或屋角的一株烧汤花在渐渐西斜的光影里悄无声息地开了。细长的小喇叭吹奏起来,似乎在催促她们回家。于是,她们真的就起身、捶打着坐得酸沉的腰说:“烧汤花都开了,该回家烧汤了。”于是各自散去。回到家里,备柴点火,洗菜烧汤,一时间村子里热气腾腾、炊烟袅袅——这炊烟就是召唤,在外玩耍的孩子该回来了、在地里干活儿的人该回来了。不多久,一家又一家的人或坐或蹲在小院,吃着烙馍卷豆角、喝着绿豆稀饭,其乐融融。
炊烟的气息混合着烧汤花的香气在暮色中弥散,我常常陶醉在这美丽的场景。这是人与自然最高度的和谐,烟火气与神仙气的相互交融。诗意栖居,不过如此。郑板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周敦颐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林逋梅妻鹤子,不过都是一种情怀。生命不分贵贱,情怀却可以共鸣……
一株烧汤花意味着什么呢?一户人家,不管是在他家的墙头上、在大门口的砖堆旁,还是在墙角的瓦砾间、庭院的花圃里,只要有一株烧汤花开着,就会有炊烟升起。即便是粗茶淡饭,生活也有滋有味。
烧汤花默默地开,日子暖暖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