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李慧莹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年夜饭作为年节习俗之一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家的年夜饭有一道不可或缺的菜——拔丝红薯。”2月3日,在郾城区东大街,老人李付安告诉记者。
李付安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他的青春记忆与土地密不可分,而红薯是他种植时间最久、最喜欢的农作物之一。“蒸红薯、煮红薯,打红薯面、晒红薯干,那时一年四季都在吃红薯。但奇了怪了,就是吃不腻。”李付安的爱人许春娥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老伴儿也将红薯做出了新花样——焗红薯、香酥红薯片、酸奶红薯泥等,其中拔丝红薯最受家人欢迎。
“大概八九年前,我在手机上无意中看到了拔丝红薯的做法,尝试着做了下,被家里的孩子一抢而光。因为适合孩子口味、寓意又好,这道菜就成为我们家年夜饭菜单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李付安告诉记者,每年农历年三十的一大早,他和老伴儿就会各司其职,一个盘馅、和面准备包饺子,一个处理蜜薯准备做拔丝红薯。
“做拔丝红薯,我一般选择蜜薯。将蜜薯洗净切块儿,简单焯水后均匀地裹上一层淀粉再下锅炸。不要小看这一步,焯水后炸红薯不仅不容易糊,还能锁住蜜薯中的水分。淀粉炸后在红薯外部形成一层壳,达到外脆里软的效果,也能更好地挂上糖。”李付安说,“下锅后不要随意翻动红薯,等一面炸好后再翻。熬糖稀也要特别注意,小火炒糖,匀速搅动防止糊锅,可以适当添一些水。等到颜色炒至焦糖色,关火倒入红薯,迅速搅拌后就可以出锅了。”
说着,李付安现场给记者演示了一遍。虽然今天用的是白薯,但刚出锅的拔丝红薯依旧色泽金黄、香味十足,十分诱人。
“孩子们很喜欢吃老伴儿做的拔丝红薯,现在他们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家里大多时候只剩下我们两个老人。过年时候孩子们在家时间长一些。就趁着过年、趁着我们身体还硬朗,多做一点儿给他们吃,开心就行。”许春娥笑着说,做拔丝红薯,也代表他们希望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业红红火火、日子甜甜蜜蜜。
年夜饭不只是一顿饭,更是家人对于团圆的期盼、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