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4月12日 星期

春日常见疾病如何预防
过敏症状

春季过敏症最常见的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指鼻子接触外界过敏原所产生的免疫反应而出现的一些临床症状,如鼻涕、鼻痒、流涕、鼻塞。过敏性鼻炎如果得不到根治,会引发支气管哮喘。鼻黏膜长期肿胀、堵塞,会引发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和嗅觉障碍。长期鼻塞会导致缺氧,引起记忆力减退。预防过敏性鼻炎最好的方法是切断与过敏原的接触,比如戴口罩、远离过敏原等。出现过敏性鼻炎可以到医院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过敏性鼻炎会累及眼睛,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睛痒或发红、干涩、流泪等。动物皮屑、螨虫等是常见的过敏原。季节性过敏原最常见的是花粉过敏。治疗眼睛过敏可以戴密封性好的防护眼镜,防止用手揉眼睛。眼睛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快速止痒;使用抗过敏滴眼液也可以缓解眼痒。对于眼睛肿胀、水肿等比较严重的过敏症状,可以适当使用激素治疗,并配合人工泪液。专家提醒:滴眼药之前要先洗手;眼药开封之后一个月之内要用完,时间长了就要丢掉,避免二次污染;不要在短时间内集中使用大量眼药水,避免彼此之间的稀释而降低药理作用。

过敏性哮喘也是春季常见过敏症之一。花粉进入气道,敏感人群会引发哮喘。此外,尘螨、霉菌、宠物毛、皮屑、蟑螂等也会引发过敏性哮喘。患者若出现反复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最好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为哮喘,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预防过敏性哮喘要避免过敏原的暴露,控制好过敏性鼻炎,比如戴口罩;还要避免吸烟和吸二手烟,防止烟雾、粉尘的直接刺激。

一部分人群会出现皮肤过敏。皮肤过敏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红肿、瘙痒。皮肤过敏的原因主要有吸入性过敏原,如粉尘、花粉;食入性过敏原,如海鲜等;接触性过敏原,如金属物;注射性过敏原,如注射的药物。预防皮肤过敏的小技巧:针对紫外线、空气中传播的过敏物质,要做好防晒,出门戴口罩;针对尘螨、孢子或者动物的皮屑、毛发过敏,要常开窗通风,做好动物和衣物的清洁,包括暴晒、风干等;针对接触一些金属物质或者护肤品、清洁剂过敏,要直接避免接触。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4月至7月为春夏季高发时段。临床表现有发热,口腔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等,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患儿一般预后良好,7天至10天病程后可康复。

如何做好预防?要重点做到以下五点:一是保持良好手卫生,儿童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外出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二是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不与患儿分享玩具、共用餐具和洗浴用品等。三是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四是居室等环境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五是门把手等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

蜱虫叮咬

蜱虫每到春季就进入活动高峰,通常寄生于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体表。蜱虫一般呈红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不吸血时体积只有芝麻到米粒大小,吸饱血后如黄豆粒大。

蜱虫是多种传染病的媒介生物。一般蜱虫叮咬后可引发过敏、溃疡或发炎等轻微症状,但有时也可能引起严重疾病。

如何防范蜱虫叮咬?中国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当不得不进入蜱虫主要栖息的草地、树林等环境时要做好以下防护:穿长袖上衣,避免裸露皮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防止蜱虫从缝隙钻入;穿浅色衣服,让附着在身上的蜱虫无所遁形;避免穿凉鞋,有效防护足部;不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防止蜱虫附着;进入室内前认真检查,防止通过衣物或宠物把蜱虫带回家。

专家提示,如果被蜱虫叮咬,重要的是不使用蛮力,尽快去除蜱虫。无论在动物、人体表面,还是在墙面、地面发现蜱虫,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用手直接挤破虫体。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蜱虫,缓慢用力拔出。如不慎皮肤接触蜱虫,尤其是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如出现发热等不适,应尽快就医。

本报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