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见习记者 张 赢
一杯清茶、三五好友、几碟点心,偷得浮生半日闲……7月5日,伴随着沙澧河畔的阵阵清风,悠扬的豫剧小调在彩虹桥东侧的梨园春广场传出。走上前去,在一股茶香中,“梨园茶社”的招牌映入眼帘。游客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吹着河风,赏着美景,品着清茶。这样的仪式感,让人暂时挣脱繁忙的生活,静享安逸的时光。
为将沙澧河风景区建设成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滨水休闲于一体的景区,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023年以来,我市按照“一主两翼”(“一主”即以红枫广场南北两岸核心区域为主,沿沙澧河向外辐射;“两翼”指金沙滩和银滩区域综合体)规划,高标准扎实推进沙澧河文化风光带建设,着力打造“文化点亮城市”标志性工程和“消费支撑发展”主要承载地。今年以来,更是在沙澧河风景区建设了一批文旅提升项目,梨园茶社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饮茶文化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茶已成为群众生活中的传统习俗和慢生活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日益多元,漯河街头巷尾曾经很常见的茶摊逐渐消失,成为老一辈人的记忆。为尝试恢复传统茶摊文化,我市在沙澧河风景区梨园春广场区域打造梨园茶社,作为沙澧河文化风光带建设的项目之一,于今年5月正式开始运营,让茶摊文化再现沙澧河畔。
7月5日,记者走进梨园茶社,几棵大树下,四方茶桌、几把竹椅随意摆放,极具中式韵味;“余生很长,何必慌张”“心安即是归处”“且行且看且从容、且行且忘且随风”……充满氛围感的标语随处可见,充满现代气息。古香古韵与现代元素碰撞交织,让这里成为一处游园、品茶、听戏、拍照皆相宜的宝地。游客们闲逛至此,点上一杯茶,在浅斟慢饮里,或静坐,或观景,或与友人谈天说地,好不快哉。
“老板,来一壶菊花茶。”在茶社东南角落座后,陶女士和好友点了一壶菊花茶。“饭后散步,没想到竟然遇到一个茶摊,刚好可以跟朋友在这歇一歇,喝杯茶、聊聊天。”陶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在景区只能闲逛,现在还能喝喝茶,放松心情,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俺几个经常过来,已经是老顾客了。要上几杯茶,吹着河风,听着小曲,啥烦恼都没有了。”市民赵先生说,这样的大众茶社花钱不多,乐趣却不少。
记者在现场看到,茶社还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坐下来喝两杯茶水,不仅能让人静心,也能体验到城市的慢节奏、烟火气,感受到传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24岁的刘媛璐告诉记者,身边很多年轻人现在也喜欢饮茶,研究茶文化。在这样的茶社里,嗅着茶香欣赏风景,疲惫的精神得到放松,希望漯河的茶摊文化融入更多年轻人的生活,得以传承发展。
梨园茶社负责人李华告诉记者,梨园茶社的建设和运营,是为了打造一个让老百姓喝得起、喝得舒心,具有品茶论艺、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的大众消费场所,为游览沙澧河风景区的市民及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同时,传承和弘扬我市的戏曲文化、非遗文化,为文旅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现在茶社刚开业,设施和功能还正在完善中。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沙澧河风景区其他适宜位置增设更多的茶社,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茶文化、爱上茶文化,形成独特的中国北方滨河休闲茶文化打卡点,打造消费新场景。”李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