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贵超
老家后院的柿子树旁有一片空地。父亲弓着身,锹刨耙搂,整理出的菜畦,横平竖直,规规矩矩的,像父亲的为人。从此我家就有了吃不完的新鲜蔬菜。
春风拂暖,该撒菜籽了。趁着雪融后土软墒足,父亲一遍遍梳理菜畦,每一块土疙瘩都被他用粗粝的手指捏碎。菜畦里,土壤细软平整,像一张等待着笔的宣纸。捧几捧细土把菜籽拌匀,父亲一手端盆,一手抬到胸前向外轻轻扬撒,动作舒缓又富有节奏,呈现出一种舞蹈的艺术美感。菜籽伴着尘土纷纷扬扬地撒落到菜畦里。父亲放下盆,朝手心里吐口吐沫,搓一下手掌,又操起铁耙把地面轻搂了一遍。然后父亲穿着平底布鞋小心翼翼地来回踩一踩,留下几行密密匝匝整整齐齐的脚印。父亲说,这样更有利于种子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提高出芽率。是的,正像他所教育我们的:轻浮于事终究难成大业,脚踏实地方可行以致远。
就这样,春华秋实,夏暑冬寒,小小的菜畦里,四季鲜蔬不断。春天的菜油绿发亮,“夜雨剪春韭”也可以剪出一篮子诗意。夏季菜品更加丰富,茄子青紫、黄瓜鲜嫩、豆角垂瀑、辣椒挂角,绿的黄的青的紫的硕果纷呈,赢来邻居艳羡的目光。秋天,水灵灵的萝卜、脆生生的白菜是厨房里最常见的百搭菜,诉说着农家生活的朴素与安宁。冬天到来,扒开厚厚的积雪,还能挖出一篮子绿莹莹的菠菜、香菜和小葱,给那碗热气腾腾的手擀素面增添绿色的“灵魂”。
而小小的菜畦里,似乎总有忙不完的活。松土打畦、浇水施肥、捉虫拔草、修秧架藤。父亲的慢时光就在菜畦里缓缓流淌,恬淡而从容。
干活累了,父亲就蹲在柿树下休息,看着满眼盎然的生机,像看到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眼角眉梢都流露出笑意。阳光斜斜落下,洒在他爬满沧桑的脸上。
有时候,父亲打来电话:“豆角挂秧了,回来摘一把吧。”我心里就会生出一丝愧疚,因为我知道,这不只是一把豆角的牵挂,分明还包含着一位老人对子女归家的盼望,是想在自己枯寂的生命菜畦里,增添一抹鲜活的绿意啊!
这几年父亲年岁大了,我们常劝他别再种了。父亲总是不置可否,照样在菜畦里忙碌,仿佛种的不是菜,而是他寂寞的生活,是对儿女的一份思念和挂牵。有时蔬菜成熟了,有没有人吃、能不能吃得完都不打紧,或送与邻舍,或任其老枯,拔掉重新种下一茬。一年又一年,父亲始终一丝不苟,乐此不疲,像年轻的时候抚养他的子女一样。
是的,我懂他。在这浅浅的菜畦里,父亲种菜,也种下了自己的影子,他的似水光阴历经轮回,每一季荣枯都像自己重活过一世。那变幻不息的绿色浇灌着他,那温暖肥沃的土壤培护着他,他伛偻纤弱的腰身才坚韧不折,他贫瘠的情感叶片才丰盈而又圆阔。
青青的菜畦像一条河流,微风拂过,荡漾起绵绵不尽爱的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