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星期

古今词义差异例说(五)


■周全海

25.堕落。今义为思想行为生活作风变坏。例:“腐败分子之所以自甘堕落一定有其必然性。”古义一,由盛转衰,走向败落。例:“徙坏堕落,必反无功。”(《荀子·富国》)走向毁坏衰败,必定反而不能成功。古义二,脱落。例:“今闻陛下春秋未满四十,齿发堕落。”(《汉书·宣元六王传》)可译作,现今听说皇帝您年龄还不到四十岁,牙齿和头发就脱落了。古义三,陷落到恶道恶事灾难中。例:“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法华经·譬喻品》)可理解为,这屋子只有一个门,并且很窄小。几个孩子年幼无知,没有什么见识,留恋着游戏玩耍,不知逃避,有的孩子可能就会陷落到灾难事故中,被火烧死。

26.恶人。今特指心肠歹毒行为凶残恶劣之人。例:“一报还一报,恶人自有恶人磨。”古义一与今义同。例:“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扬子法言·修身卷三》)可译作,学善行善就可以成为善人,学恶作恶就会成为恶人。古义二,指长相比较丑陋的人。例:“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庄子·德充符》)遇上这样的句子,千万不要想当然译作卫国有个凶恶的人,他的名字叫哀骀它。人家只不过长得不好看而已,可不一定就是坏人。

27.恶心。今义有二。其一,胃里不舒服,有呕吐的感觉。例:“他刚吃了一口地摊上买来的烤肠,就恶心呕吐起来。”今义二,对某些人或事感到厌恶。例:“你这样下作,不怕人家恶心吗?”古义也有两个,一是恶劣的念头,二是恶劣的心境。其一例如:“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国语·鲁语下》)可译作,贪图安逸就会淫乱,淫乱就会忘记善念,忘记善念就会生出恶劣的念头。其二例如:“分明是你过犯,没来由把我摧残,使别人颠倒恶心烦。”(王实甫《西厢记》)白话戏词,不再翻译,但要注意这里的恶心是说自己情绪不好,心境恶劣。

28.放心。今义是不要担忧害怕。例:“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家长尽管放心。”古义一,把心放上去,关注在。例:“盖彼放心于物外,而此娱意于繁华,二者各有适焉。”(欧阳修《有美堂记》)可理解为,那里的美丽可以让人把心放在自然风光里进入忘我的境地,这里的繁华也可以让人尽情地娱乐,享受生活之美,只不过二者各有适宜之处罢了。古义二,放纵不受拘束之心。例:“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可译作,研究学问没有别的路径,只需要把放纵不受拘束之心收回来罢了。古义三,略同于今义,消除戒心和忧虑。例:“休要胡思乱想,只顾放心去。”(《水浒传》)

29.非常。今义有二,其一,不同寻常的,特殊的。例:“战乱期间,来不及进行按部就班的选举,只好请你出来做一个非常大总统。”其二,十分,极其。例:“不要再逊谢了,你表现非常好了!”古义一,超乎常规。例:“唯陛下能以非常之礼待人,人臣亦将以非常之效报国。”(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译作,只要陛下能用超乎常规的礼仪优待臣子,臣子自然就会拿超乎寻常的功业报效国家。古义二,突如其来的变故。例:“闾里阡陌,有非常,吏辄闻之,奸人莫入界。”(《资治通鉴·汉纪十八》)译作,村里街巷田间小路,一旦发生突如其来的变故,官吏立刻上报,奸邪坏人别想进入当地。古义三,有异图,不正常。例:“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张溥《五人墓碑记》)译作,大宦官也徘徊不定惧怕正义,图谋不轨的阴谋,难以突然发动出来。

30.非人。今义为不属于人类应该有的,能够接受的。例:“在狱中,半年多非人的折磨,使她模样大变,连亲人都认不出来了。”古义一,不像活人,犹如死人。例:“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披发而干,慹然似非人。”(《庄子·田子方》)译作,孔子去拜访老子,老子刚刚洗完头发,正披散着头发等待晾干,一动不动坐在那里,仿佛进入了冥界状态。古义二,有残疾之人。例:“孟非人也,将不列于宗,不可谓长。”(《左传·昭七年》)译作:孟是残疾人,不能列入宗族,更不能担任族长‌。古义三,指行为不端之人。例:“夫以所好为是人,所恶为非人者。”(《庄子·应帝王》)意思是,认为自己喜欢的人就是好人,厌恶的人都是坏人。古义四,佛家指神仙精灵鬼怪之属。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可译作,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个普通人……于是把自己不外传的秘方书全部都给了扁鹊。自己倏忽之间便没了踪影。他大概也不是个普通人,而是个神仙啊。(非常人,读作“非/常人”,不读“非常/人”)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