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方
老家的新葡萄树是前几年栽下的,有阳光玫瑰,还有叫不上名字的品种。葡萄树在父亲的精心管理下结了许多葡萄,吃起来与买的味道不一样。
在我的记忆里,院子里有几棵葡萄树。父亲还专门垒了矮矮的墙圈了起来,并且用水泥把墙涂抹平整。我们称之为花池。有很多年,我们都能吃到自己家的葡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葡萄树被移走了,花池变成了水泥地。
前些年的一天,我回老家发现院子里又出现了花池,只是往东挪了一些。我赶忙跑过去看,发现里面有幼苗,整整齐齐地排成一行,仿佛昂首的士兵。池里的泥土都是湿湿的,显然是浇过没多久的。妈妈说:“这是你爸爸找的人家的好品种。他种了那么多年葡萄,这次又在网上学习如何种葡萄,真是用心了。”总是默默做事情的爸爸“呵呵”地笑着,仍是不怎么说话。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先跑向花池看葡萄。它们仿佛长高了一些,看着格外精神,每一片叶子都很舒展。这时,我看到父亲走进院子,车上放着一卷细铁丝。他简单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忙碌起来——原来,他是在给葡萄藤搭攀爬架。虽然天气凉爽,但他额头上还是渗出了汗珠。他顾不得这些,继续干了起来。快中午时,架子终于有了雏形,像极了老家的老房子,中间高、两边低。这巧妙的设计看起来很美观。我站在下面,想象着葡萄藤爬满架子绿意盎然的样子。
不知不觉间,葡萄树结的果子已经长到了米粒大小,后来被父亲套上了防虫袋。葡萄成熟时,父亲会挨个儿给我们打电话,催我们回家吃。有时,他也会给村里人送一些。
葡萄树静静地生长,不急不躁,诉说着父亲的牵挂,诉说着父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