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明漯河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9月6日 星期

立足本职 奏响文明强音
——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纪实之二

■本报记者 姚 肖

近年来,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开展畜产品风险监测评估工作,不断提升畜产品检测检验能力,有力地维护了畜产品公共安全,护航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大局。

优质服务,倡树文明新风。多年来,该中心坚持服务民生,设立50个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涵盖辖区主要农贸市场、超市、定点屠宰场、市级以上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无公害畜产品获证企业,为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开展提供坚实基础;认真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与风险检测,不断扩大监测范围,扩大检测项目,并开展鸡蛋专项检测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抽检,为加强养殖场监督管理,确保禽蛋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和养殖场户实行生产动态监管,加大饲料、兽药等畜牧生产投入品的检测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提高饲料、兽药产品质量;始终把“瘦肉精”检测检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做到抓紧抓实。

内强素质,建立文明队伍。该中心不断加强干部职工业务学习,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实验室评审准则,组织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认真查找质量运行体系中不符合项,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应性和有效性;选派人员外出参加兽药和业务室专项技术学习和培训,微生物检测技术培训班,饲料中重金属、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检测技术培训班等各类培训,使检测人员扩大视野,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在中心内部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由专业骨干和外出培训人员主讲检验新方法、新理论,促进新知识、新技能转化为实践能力,进一步拓展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认真研究筛选一批畜产品质检研究指导性课题,并明确完成研究指导性课题的责任单位和具体时间,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夯实基础,彰显文明形象。监测检验能力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该中心不断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检验手段,争取财政微生物检验室建设资金30.81万元,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加快了仪器设备的采购,招标采购了酶标仪、纯水机等仪器设备,中心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在彰显中心文明形象的同时,更有效提升了检测能力。

如今,随着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为民、务实”的理念已悄然根植漯河畜产品质检人的心中,赢得了全市百姓的一致称赞,奏响了文明强音。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